我在去年12月17日收到“华侨银行”的英文紧急短信,要我马上通过安全检测,否则户头会被封。于是我马上按照对方指示,在对方提供的网址上填写户头资料。就在要输入密码时,我迟疑了,我想还是打个电话问银行,再提供自己的资料也不迟。电话自动来回一问一答,折腾了大约20分钟,才能和接线员联络上。对方告诉我那不是他们发的短信,也通知我已有许多人像我一样打电话询问了。事后我马上提醒家人和朋友格外小心。
读1月13日早报交流版“保护客户存款,银行责无旁贷”一文,我也有同感。
根据媒体报道,2020年一项调查显示,只有4%新加坡人有能力识别骗局。由此可见,科技骗术高超不易被识破,而且手法层出不穷,欺诈成本不高,能在瞬间让成千上万人受骗。为了不让骗子轻易得逞,笔者建议在电子转账过程中,银行在发放数目较大款项时,加入简单的确认程序:通过手机短信、电邮或电话让客户确认。以目前科技也不过需要几秒时间,却能让客户心里踏实得多。
其次,骗子盗用银行名义诈骗,银行接获客户通知后,是否即刻报警?让警方提醒市民注意防范,因为同样手法也可能用在其他银行客户身上。
看到那么多人辛苦赚来的钱因此泡汤,自己也差点落入圈套,真希望骗徒早日落网,好让受害者能拿回失去的款项,善莫大焉。
事情过后大约两星期,在1月初,我收到银行短信通知所有客户提防诈骗,因为银行没有用这种方式和客户沟通。后来读了媒体报道,才知道许多人中计,也了解到事情的严重性。
回顾这一波诈骗案整个过程,银行是否慢了半拍,没能在第一时间更快通知所有客户,让更多人提高警惕而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