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永兴先生认为我国舍弃方言,是本土文化退化的主因(10月12日《联合早报》言论版《方言文化和本土文化的互动共存》),而我认为,影响本土文化发展的主要是文化底蕴、市场与人才,以及外来文化的竞争。我更认为,如果我国当年不推广华语,而任凭方言在民间继续流通,本土文化的退化反而会更严重。

我也不赞同方言和“星语”不会干扰学习华语和英语这个观点。以笔者为例,通常与较熟悉的同事沟通时,会使用“星语”来增加亲切感,但也曾经因为准备公文时没有及时调整而被上司批评。语言互相混淆肯定会有的,这在普通沟通时不是大问题,但如果在正式场合就不好了。

再加上外来文化的竞争,便对本土文化的发展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的影响。文化底蕴不足,就无法顺应社会的需求发展高素质文化,文化产业的市场就无法拓展,不能吸引人才进入这个产业,便竞争不过高素质的外来文化。

随着社会的改变,我们会流失一些传统,但我们也创造了如新谣、华语和英语话剧的新文化遗产。基于以上所指出的局限,我们无法期望本土文化能像一些大国那样灿烂发展。但我们还是可以创造良好的环境来维护它,继续砥砺前行。

(作者是会计师)

蔡先生很自豪地认为,“语言天才”是使我国鹤立鸡群的优势,我不以为然。新加坡人在语言方面真的比较有天份,其实在那个年代,许多新加坡人纵使能使用几种语言,他们对这些语言的掌握能力也是相当低层次的,也就是简单生活用语的“巴刹”语言,这个层次不堪用来应对更复杂的思考。当社会富裕起来和人民教育程度提高后,就无法满足社会的文化发展需要,反而会被社会摒弃。

显然的,由于我国华人的籍贯复杂,方言的层次难以提高,也就无发依靠方言积累足够的文化底蕴,来满足我国的文化发展需要。我们纵使难以抗衡因为使用英语而西化的大趋势,也能寄望通过推广华语,使本地华族能积累一些文化底蕴,来保留一些本土文化。

许多人也忽略了其实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文化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转变,才会有生命力。比如西方音乐,从传统古典乐,到爵士乐、摇滚乐,百花齐放。而这转变中,传统古典乐肯定会流失一些听众。本土文化也是如此。

如现在闽南语在本地通常会被联想为草根语言,“福建兵”是指教育程度不高的人。其实这不是闽南语的问题,而是因为闽南语在本地的使用,一直停留在低层次中。我不久前在网络上看到厦门六中演唱闽南语歌曲《鱼歌》,便惊叹闽南语可以这么优美。但在本地能用闽南语字正腔圆唱这首歌的,肯定是屈指可数。

其实蔡先生也都提到汉字是象形表意文字,方言和华语本来就属于同一个语系,因此用华语来保留和发展本土文化,本来就没有抵触。

要提高方言在本地的层次,就必须把方言纳入学校教育里,但这也意味着不同方言籍贯的华人,将被分开学习各自的“母语”。这不但无助于族群的融合,而且将导致华人在沟通时更倾向于使用英语,更加快母语的衰落。

本土文化发展的另一个局限,便是市场和人才不足。我国人口本来就少,又加上多元种族和文化,文化市场更加分割成许多小块。华族也大致上分为英语和非英语两大块。英语这块多为社会精英。他们的文化底蕴也比较深,但他们也被认为不接地气,而影响了他们引领本土文化发展的能力。如果华族非英语这一块再分为几个方言小块,那本土文化更加没有发展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