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观点认为方言能帮助学习华语。从学术意义和一些个人经验上,这个观点或许没错,但我们又为何要多此一举?况且,我们也可以把这个观点反过来,学华语不也能帮助学方言吗?重点是掌握好中文,能在华语和方言之间融汇贯通。如我从小听我奶奶称我母亲为“Xing Bu”,称炒菜用的器皿为“Tiang”。我不知道这些是什么字。几年前我看韩剧听到剧中称新娘为“Xing Bu”,好奇做了一些研究,才知道“Xing Bu”是新妇,“Tiang”是鼎,都是古汉语词汇。因此掌握华语中文反而使我更加欣赏方言。

我国并没有压倒性的方言族群,如果把方言定为母语,那至少也得包括闽潮粤琼客吧?方言也应该进入学校教育吧?如果华语和方言都教,加重学生负担,家长便会要求华语和“母语”都不要考试。有民众会只学方言,因为华语不是母语,又不打算和中国做生意,对中国文化没兴趣,学华语干嘛?上母语课,华族学生要分班。如果父母来自不同方言族群,应该随父亲或母亲的母语?

如果说华语为中国对我国施加文化和政治影响力大开方便之门,那英语不也为英美对我国施加影响力大开方便之门吗?我们只要能坚守维护自己国家利益的信念,语言政策不应和国际政治挂构。退一步来说,纵使我们用方言不用华语,还是会阅读中文,中国利用语文的影响力也无法完全排除。况且这些方言本来就是中国的语言,中国还是有能力通过方言对我国施加影响力。中国的“春节联欢晚会”近年来都有粤语节目,不就是为拢络香港人吗?

把方言定为母语,会造成民众意识混乱,华人族群无法团结,以前本地华族英校生会说简单方言,但完全不会读中文的情况便成为社会主流。华人对华族文化的认识只能局限在一些地方风俗,无法向更高层次发展。李光耀先生就是洞悉这点,才硬性把华语定为本地华人的母语。李先生也多次解释这个政策。但多年来还是有争论,我认为是因为李先生实施这个政策采取了严厉手段,伤害了这些人的感情。

反观马国华人也有南粤(吉隆坡)北闽(槟城)的情况。但马国华校都以华语教学,马国华社对此也没有争论,主要是因为马国的方言环境较为宽松,也因为政治敏感原因政府不能管。

香港学校虽然以粤语教学,但教标准中文书写,不教方言俚语和古词汇。不然,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如何能成为中文文学瑰宝,所有掌握中文的人都能欣赏。以方言或华语学习中文只是发音不同,不必过于执著。

也有观点认为,抑制方言造成华族文化传统的流失。文化传播需要大量的公共文化产品。在本地以方言传承华族文化最大的局限,便是市场太小,无法提供大量优质公共文化产品。本地加入方言对白的电影虽然受欢迎,但也只能几年推出一部,不然观众没了新鲜感,便会亏钱。而境外的中文公共文化产品,以华语和粤语为主。如果我们鼓励方言文化产品,便会“港化”,无助于塑造本地文化。

《联合早报》言论组主任叶鹏飞先生的文章《妈妈的语言》(早报5月22日),重覆了许多方言维护者的主要观点,就是华语是华北的方言,不是来自华南的本地华人真正意义的母语。叶君也认为方言能帮助本地华人抵御中国的政治影响力。叶君以香港和台湾为例,认为方言因为名正言顺,比华语更能促进我国塑造独特身份和文化。但叶君的观点却忽略几个客观现实。

香港和台湾的族群情况与我国不同。粤语族群和闽南语族群分别在香港和台湾有压倒性优势,因此粤语和闽南语在这两个地区成为主导语言。但这两个地区也有其他可观的族群,如潮洲人和客家人等等。那这些族群不也会失去他们的“母语”和文化传统吗?

其实华族文化在本地的现况,也没有一般认为的糟糕。本地华语电视和广播频道都比英语频道受欢迎,港台歌星的演唱会也经常爆满,庙宇不乏年轻信徒。因此不能说我国的华语政策对华族文化传承是失败的。

(作者是本地会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