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宣传的理由很多是服务于国内政治的,是为了给政治家个人及其所代表的利益集团添彩,这些表面文章背后往往有说不出口的尴尬和被动。

从卡达菲2011年倒台,到后来的利比亚内战持续不断,中国在开始阶段曾蒙受不少经济损失,贸易额一度下降差不多58%。最近两年,双边贸易逐步回升。在外交领域,中国一直秉持公正的原则,积极参与利比亚国内的和平与重建进程。

在国际事务中作用越来越大的中国,在利比亚问题上的立场又是什么?

柏林此番积极斡旋是否有其他隐情?

为何德国这次成为各方接受的调解员?

普京和埃尔多安不仅很快学会如何从中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变被动为主动,而且还成功建立了一种“敌对伙伴”关系。

一如当年在两伊战争中先支持伊拉克,后又试图支持伊朗一样,这次美国的态度又一次表现出很大的不确定性:特朗普先支持萨拉吉,去年4月又突然致电哈夫塔尔将军,给他撑腰。

是新注脚还是不得已?

默克尔对此的感受更加“切肤”,因为当年正是她打开了欧盟的外部边界和德国的国门,造成两大难以治愈的政治后遗症:

1月19日,国际政要云集德国首都柏林的总理府,会商如何帮助利比亚这个北非国家走出内战的泥潭。

美国的全球战略调整始于前总统奥巴马任期内,如今又增添了不少特朗普元素(武断、重金、反复等),给欧洲和中东地区留下程度不同的真空状态和烂摊子。德国和欧盟已经意识到,不能再指望华盛顿像冷战时期那样来保护欧洲利益。这是其一。

所谓“钥匙”容易理解,应该指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锁”在这里又指什么呢?是指利比亚错综复杂的局面,还是各方的主要利益关切?

利比亚内战两大派虽然也到了柏林,但因为分歧太大而未能直接参加讨论。

因此,从地缘政治角度说,中国在利比亚问题上,是这次柏林峰会与会者中“客观性”最强的国家,也是联合国权威最积极的捍卫者。北京关注的是利比亚国内的稳定与和平,而不是通过搅局和插手来赢得战略分量。

自乌克兰危机和伊朗核危机以来,德国的外交似乎建树不多,暮气沉沉,缺乏主动性,无声无息,更无足够的担当,风头常被法国盖过。直到这次利比亚问题柏林峰会,德国外交才算打了个小小的翻身仗。

这些理由当然是成立的,但只道出了一半的真相。

本来,已是最后一届总理任期的默克尔完全没必要趟这浑水,可以平稳地走完自己总理生涯的最后一段路。但她挑块硬骨头来啃,为何?

(作者是德国时评专栏作家)

利比亚哈夫塔尔将军(Khalifa Belqasim Haftar)反对伊斯兰主义势力的扩张;而伊斯兰主义势力恰恰是的黎波里的萨拉吉(Fayez Mustafa al-Sarraj)政府的主要支持者。这是埃及支持前者、反对后者的主要动机。

对于做事一向谨慎,不好大喜功的德国人来说,做出如此具有挑战和风险的举动,的确有点出人意料。毕竟,自卡达菲倒台以来,北约、联合国、意大利、法国,包括前不久的土耳其和俄罗斯,都曾尝试主导解决利比亚问题,最后均无疾而终。

在全球化风行跌宕、美国全球战略大幅调整和欧盟政治一体化举步维艰的今天,德国的外交举动唯有放到欧盟这个框架下,方能摸出其脉象。

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的利益都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任何地区的动荡,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世界的稳定。作为一个愿意和全世界交友的大国,中国在对外关系上遵循的是互惠原则,而非政治、经济和军事霸权。

譬如埃及,它是利比亚的直接邻国,曾受阿拉伯之春波及出现政治动荡。埃及现任总统塞西是推翻和打压穆斯林兄弟会势力后上台的,他最敏感的就是国内伊斯兰主义势力的死灰复燃,所以格外在意邻国国内是否存在“火种”。

其一是欧盟内部出现新对立,至今未就建立难民分配机制达成一致,严重影响了欧盟政治一体化的进程。

其二,2015年的难民潮让各方清楚看到,安全威胁并不一定来自政治、经济和军事层面,还可以来自那些因战乱而离乡背井和向往民主自由富裕的难民。

因此,默克尔倾力斡旋,召开柏林峰会,并非要给自己的政治生涯写下新注脚,而是看到普京和埃尔多安精心准备对欧盟打难民这张牌后,为德国、为欧盟而不得不采取的自救措施。

一、与法国一起积极参与解决乌克兰危机,产生了《明斯克协议》;二、在伊朗核危机中,成为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外唯一被各方承认的调解国,产生了《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三、通过有限的军事介入(军事培训),参与在叙伊地区对伊斯兰国组织的打击;四、这次的利比亚问题峰会促使各方就停火和武器禁运达成一致。

其二是欧盟各国内排外仇外、疑欧反欧以及反伊斯兰势力大面积蔓延和迅速增强,导致英国脱欧,极右政党进入议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并影响了欧洲的政治生态。

德国出面调解,是为了在这个北非国家建立有效的防止难民潮和偷运武器的“安全锁”。前者是为了欧盟的安全利益,后者是为了执行联合国决议。于人于己,均师出有名。

两位强人对欧盟的这些话,可以被理解为“提醒”,也可以被视为“威胁”。

解铃还须系铃人

莫斯科的目的是要利用自己在中东和北非日增的影响力,尽快离间欧盟与美国的关系,促使欧盟放弃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埃尔多安则毫不客气地用难民问题大做文章,让欧盟别再对他的威权政治指手划脚。

让我们先回顾德国外交在过去数年的几个大手笔:

阿联酋出于同样的原因,向哈夫塔尔一派提供空中打击和防空装备(包括无人机),在很大程度上成就了哈夫塔尔目前的军事优势。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沙特阿拉伯也向哈夫塔尔提供了数千万美元的援助。

其实,了解美国政治,也就不难理解华盛顿这一摇摆做法背后的动机。美国政府在选择合作对象时,经常是“势利”和“功利”的,谁得势就支持谁。因此,当美国发现哈夫塔尔将军的部队几乎控制了全国,以及大部分油田,支持他就顺理成章了。

此次柏林峰会取得的初步成果,主要体现在“停火”和“禁武”两个方面。由此,国际社会也可以看出,利比亚问题至今无法得到缓解的症结究竟何在。

在叙利亚,俄罗斯站在阿萨德政府这边,土耳其则支持反政府力量;在利比亚,莫斯科力挺反政府的军事强人哈夫塔尔,安卡拉则出兵援助萨拉吉政府军。

不久前,普京在莫斯科与默克尔会谈。在会后召开的记者会上,他两次警示将有来自利比亚的新难民潮涌向欧洲,埃尔多安则一直在告诫欧盟,叙利亚难民有再次大量“走西口”的可能。

这次默克尔煞费苦心邀请来的各方,可以说绝大部分都是最重要的“系铃人”。

德国官方对外的表态包含以下几点:

稳定利比亚局势,有利于铲除北非及萨赫勒(Sahel)地区滋生极端恐怖主义的土壤,保护阿拉伯之春目前所剩无几的果实——突尼斯的民主体制。

德国在利比亚“没有政治、经济和军事利益”。换而言之,德国最容易被利比亚内战双方和外部介入势力所接受,是最佳的中立调解员。

利比亚问题的一个重要新角色土耳其则打着另一个算盘。安卡拉的首要战略目标,一是确保能源利益;二是抗衡战略对手阿联酋;三是参与控制北非,用难民问题左右欧洲。

中东和北非广袤的大漠,俨然已成为普京和埃尔多安大跳双人交际舞的舞池。电视剧《还珠格格》中片尾曲中的这段歌词,“你是风儿,我是沙,缠缠绵绵到天涯”,恰当地描绘了上述热点地区正呈现出的某种“俄土化”趋势。

已低调多时的默克尔,此番主动请缨,不作秀过场,不避重就轻,专挑利比亚这个在国际上貌似最难处理的危机之一,来为自己重新立威。

不仅欧盟由此发现了自己的这根软肋,普京和埃尔多安也发现了难民这把利器。

这次应德国总理默克尔之邀出席峰会的,有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利比亚前宗主国意大利、积极介入利比亚事务的土耳其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以及利比亚的主要邻国和非洲国家阿尔及利亚、埃及和刚果共和国。联合国、欧盟、非洲联盟和阿拉伯国家联盟的代表也出席了柏林会议。

哈夫塔尔将军的另一个强力支持者是俄罗斯总统普京。莫斯科在利比亚问题上投入不少,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扩大其在中东以及非洲影响力,多一个左右欧洲政局的筹码;第二,重拾卡达菲2011年倒台后在利比亚丢失的几十亿能源、军事和基建合同。

中国人常说,解铃还须系铃人。谁是利比亚问题的“系铃人”?

上述四个事件虽然涉及三个不同的区域(欧洲、中东和北非),但凸显了一个共同的大前提(美国战略重心移向亚太地区)和一个相同的危机点(欧盟的安全利益)。

德国外交部长马斯表示,柏林会议提供了一把“钥匙”,现在须要做的是把“钥匙”放入“锁”里。

两国如果同属一个阵营,或许反而难以施展,还有可能因获利多少或主次之争而起内讧。因此,俄土这对历史上的冤家,如今每次都分属敌对阵营,却暗通款曲,彼此协调,张弛有度,左右局势。

首先,德国当年没有直接参与推翻卡达菲的军事行动(无原罪);其次,德国在利比亚内战期间没有介入和干预(无立场);最后,德国在这个北非国家没有政治、经济和军事利益(无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