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外交常常呈现出“所说”和“所做”并不一致的特点,他不会在没有得到重大好处时选择交易。因此,朝鲜指望以较少代价就换取制裁解除显然是打错了算盘。对朝制裁解除,会使美国面临巨大的政治风险、法律风险和安全风险,特朗普政府会慎之又慎。

但在朝核问题上,金正恩看似更加着急。河内“特金会”破局后,金正恩便打了一套组合拳:一是挽回面子,包括明确峰会失败的责任,要求美国撤换蓬佩奥和博尔顿等相关高官。二是有限施压,包括威胁美国须在年底前改变对朝谈判立场,并多次试射短程导弹,希望以“低强度信号”引发国际社会普遍担忧。三是出访俄罗斯,请普京向美国和中国转达朝鲜的谈判立场。

(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

因此,在河内峰会上,就出现了鸡同鸭讲的两套不同方案。金正恩只带了以废弃宁边核设施换取部分解除制裁的方案,而特朗普坚持的是朝鲜给出一个弃核的全面路线图。显然,会谈破裂在所难免。“老鼠拉木楔,大头在后头。”在金正恩的算盘中,要达成最终的“大交易”,其价码可能会让人惊愕不已。

美国的终极目标是朝鲜全面废弃核武器、生化武器计划及相关的军民两用能力,拆除弹道导弹及其相关设施,并且弃核能做到“完全、可验证和不可逆”。朝鲜小打小闹的弃核举动和“小交易”盘算对美国并没有多大吸引力。

当然,对朝核问题最上心的莫过于韩国。韩国最希望谈判能够取得进展,从而营造半岛良好的和平环境。因此,韩国到处做工作、苦口婆心,希望美国和朝鲜都能发挥灵活性。但目前朝鲜认为韩国能发挥的作用有限,对其比较冷淡;而美国也觉得韩国对朝鲜的影响力不大,难以有效游说金正恩。

朝鲜的去核过程将是漫长的。美朝谈判能否取得实质进展,关键要看双方能否在“一揽子”和“分阶段”中找到妥协方案,这取决于金正恩的决断,也取决于特朗普政府能否在“守株待兔”的同时,展现出足够的灵活性。目前,谈判的窗口期还没过去,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双方就会重回谈判桌前。

(作者是安邦智库国际关系中心研究员)

相较于金正恩,特朗普的表现很淡定,其策略更像是守株待兔:一方面紧紧咬住制裁不放松,另一方面却也和颜悦色,言语上不刺激金正恩,并不时对朝鲜喊话。对美国来说,经过近一年与朝鲜的接触,似乎已经渐渐熟悉了对朝谈判的节奏。而朝核问题在美国外交战略中的重要性开始下降、紧迫性也在降低。简单说来,美国对去核谈判的态度就是不着急、不得罪、不撒手、不上钩,一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架势。

朝鲜的尴尬在于,既回不到继续发展核武器的“老路”,又走不通拥核和经济发展并举的“新路”。金正恩需要衡量政权稳定、经济发展和朝核谈判三者之间的关系。朝鲜主张的分阶段弃核交易得到中俄的支持,其本质就是走一步看一步,给自己留下回旋空间。但如果拒绝路线图和时间表,则难免给人留下动机不纯、想拖延和反悔的印象,而且这种策略也几无成功可能。

金正恩的举动,可被解读为朝鲜仍渴求重启朝美会谈。金正恩寻求继续谈判还可从另几个现象中观察到:一是负责一线对美谈判的外交部第一副部长崔善姬被提拔为国务委员会委员,二是即便河内峰会上“受辱”,金正恩也没有对特朗普恶语相向。

此外,朝鲜拥核的效用和必要性也在下降。传统意义上看,核武具备威慑功能,也是大国地位的象征。除了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外,拥核国都是一些安全环境恶劣的地区大国,如中东的以色列和南亚的印巴两国。而这三国拥核也并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承认,如印度至今也没有加入“核供应国集团”和《核不扩散条约》。朝鲜作为东北亚相关方中最弱小、最贫穷的国家,拥核后遭国际社会和周边所有国家反对,既不可能成为地区大国,也很难有效发挥核威慑和核讹诈。更何况,朝鲜的外部安全也并不需要靠拥核来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