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很多年,互联网这一新兴行业涌现出很多创富神话,制造了一批头顶光环、掌握巨大话语权的商界领袖人物,其所获得的关注,是其他行业所不能比拟的,因此当这一行业出了状况,也就更容易获得舆论的关注和讨论。

关于996的讨论至今已经延续了一个多月,依然没有止息的迹象。此事能发酵这么久,原因主要有这几个方面:

今天,能源和环境的制约,各项成本的上升,劳动者观念的变化,都在推动着中国经济和发展模式的转型。中国要奋力实现在价值链上的跃升,应在效率和附加值上下功夫,而不是强迫人们长时间地劳动。

一石激起千层浪。马云、刘强东等互联网大佬纷纷发声,坚持不懈地灌输“能做996是一种巨大的福气”“每一个京东人都必须具备拼搏精神”这种陈年鸡汤。然而,舆论更多持相反的立场,对互联网企业以“奋斗”做包装理直气壮压榨员工的行为表示不以为然,相关讨论更扩展至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工作观上的代际差异等更深入的层面。

然而,事情在最近起了变化。2019年3月27日,一个名为“996·ICU”的项目在软件托管平台GitHub上传开,一位突然被公司要求实行996工作制的中国程序员建立了这个网站,调侃996工作制会让员工进ICU(重症监护病房,即加护病房),呼吁程序员揭发实行996的互联网公司,抵制互联网行业这种不合理的工作制度。

40年改革开放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中国社会方方面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和绝大部分个人都从中受益。但总体而言,这种发展是粗放式的,中国站立在附加值很低的产业链低端,因此需要劳动者没日没夜工作,牺牲休息和闲暇,以量大来弥补质低的不足,所谓几亿件衬衫比不上一架波音飞机。这也是很多后发国家所必经的道路。

从2G到4G,从PC到移动端,中国互联网行业在经历了20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面临着用户增长放缓、流量无法突破的现状。在几乎人人都上网的时代,无论是微博还是微信,用户都无法再大规模地增加;而在5G成熟之前,4G移动端的流量红利已经基本瓜分完毕,格局已定。

(作者是中国资深媒体人)

首先,这一轮996的讨论是在互联网行业普遍放缓、开始裁员的背景下出现的,在担心饭碗不保的强烈焦虑的推动下,互联网从业者自然对相关的讨论格外关注。

位置不同 利益差异

就在这种天下乌鸦一般黑的无奈氛围里,996工作制几乎成了中国互联网行业的标配。缺乏博弈能力的普通员工,在饭碗的压力下被迫接受了老板强加的游戏规则。

再从年龄来看,目前的互联网行业头面人物大多在50岁左右,在他们的年轻时代,中国的物质生活还相当匮乏,很多人有吃不饱穿不暖的记忆,后来他们创业也饱经蹉跌,因此对他们而言,活着就是为了奋斗,一秒钟都不能耽误,工作成了信仰,差不多是人生的全部,除此之外他们不知道还有其他生活方式。即便后来成功了,但竞争的压力和多年形成的行为模式,都让他们一刻不能停歇。所以他们理解不了不“奋斗”的散漫人生态度,看到有所懈怠的人就发自内心想教育、激发他。

在他们看来,工作只是人生的一部分,下班后陪陪家人和孩子,去健身房跑步运动,又或者什么都不干,就躺在沙发上对着电视无聊地换台,其重要性并不亚于工作。全身心扑在工作上只应该是个人的选择,而不应该成为强制所有人都拥有的“美德”。

这意味着互联网行业狂飙突进式扩张的时代已经结束,需要清理此前盲目扩张的一系列后遗症。于是,裁员潮出现了,巨额年终奖不再有了,加班费取消了,也就是说,此前互联网行业在高薪高福利护航下推行996的基础不复存在。钱多的时候,加个班也就算了;工资待遇缩水,这时候的996就让人有些难以接受了。有些企业在裁员之后,强迫留下了的人实行996工作制,这其实是在制造寒蝉效应,利用员工害怕失业的恐惧心理进行压榨。

而互联网的基层从业者基本都是90后,他们成长在一个中国崛起、物质财富充分涌流的时代,很多人家境不错,安全感很强,视野开阔。这个人群对生活的要求已经远远不是艰苦奋勇、勇于拼搏等话语所能涵盖的,他们对老板倚老卖老的鸡汤式话语即便不反感,也很多时候不以为然。

事实上,在一个企业里,老板和员工的利益有一致的地方,也有对立冲突的一面。老板股东无论再辛苦,都是在为自己的利益奔忙,是份内事;而员工拿的只是工资,这注定了他们的付出是有限的。要求员工付出和自己一样的辛苦,动辄拿某互联网巨头每周工作多少小时来说事,这样的老板不是傻就是坏。

关于中国互联网企业工作强度之大,有一个广为流传的笑话:一家中国互联网公司招聘了一位来自日本的研发主管,日本主管上班第一天对部门同事说:“我在日本是有名的工作狂,希望大家能跟上我的节奏。”一个月后,这位日本主管辞职了,临走留下一句话:“你们这样加班是不人道的。”

最近,中国社会关于996工作制的讨论历久不息。996工作制是指早上九点上班、晚上九点下班,中间休息一小时,一周工作六天的工作制度,代表着中国互联网企业盛行的加班文化。

在某些人还在为996叫好的时候,发达国家已经在讨论四天工作制了,这背后不是勤奋和懒惰的问题,而是经济发展质量的巨大差异。中国人也应该有权利和机会像西方发达国家的民众那样,在创造高附加值产品的同时,享受充分的闲暇,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这两种工作态度上的差异,浓缩了中国过去40年的发展历程,两者的隔阂和冲突,会在未来很长时间里长期存在。

第三,关于996的讨论,是中国发展模式需要升级的预告。一次网上舆论风暴不见得能一下子改变什么,但它是一个开始。

其次,互联网领袖人物和舆论在这一问题上观点的落差,是身份和代际差异造成的。支持实行996、为之唱赞歌的主要是互联网企业的老板和高管,这些人是行业里的既得利益者,是老板和股东,催促员工努力工作、为企业奉献牺牲,他们才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无论他们用什么话术去包装,这一点是改变不了的。

尽管这是一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工作制度,但企业通过各种变通方式,比如与员工签署自愿加班的协议等,在现实中不但将其变成“标准工时”,大行其道多年,而且还对其美化,贴上“奋斗精神”“不辜负青春”等标签,对员工道德绑架。不愿意996的,就会被说成价值观有问题,懒惰不努力。

在一周之内,华为、阿里巴巴、蚂蚁金服、京东、58同城、苏宁、拼多多、大疆……等互联网知名公司先后上榜。这个名单还在不断加长,多益网络、马上金融、游族等中小公司的名字也陆续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