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碰撞

《易学》有一个特点,就是“不通则变,变则通”。这句话给中医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一张温床,同时也给喜欢说道理的人赋予极大的动力。它好像是件外套,道士穿上去就像是道袍,和尚穿上就是一件袈裟,相师穿了变成相命先生,行医者穿上就是郎中。也就是因为这样,它无法像西方科学具有同样的动力。

这样的问题争论了好几个世纪,到现在还没有停止。争论的焦点是:中医是不是科学?历史上如孙中山、鲁迅、梁启超、余岩等,他们都是学过西医的中国人,称中医是伪科学。3月17日中医节的由来,是因为国民政府时任卫生署官员余岩(日本留学的西医)提出了废止中医议案,引起中医界的极力反对。中国中医界人士在1929年3月17日选出代表赴北京请愿,据理力争。政府在舆论压力下答应,此项议案虽通过但不予执行,中医因此得以继续发展。

中医的起源与中国哲学有渊源关系。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因而认识阴阳;“遇热取寒,遇寒取暖”,在原始生活中学会了保健知识而认识了阴阳。

金水木土火(称五行)也是古代五种基本生活物质,本来就没有术数的味道。其所以会相生相克的情况,也是一种科学实践。例如相生:古人用木取火(木生火),地上长出庄稼(土生木),火烧木成土(火生土),从土壤中发现到铁(土生金)等(五行之中,金行出现较迟)。相克:用刀伐木(金克木),水淹进来,用泥土堵住门口(土克水)。反克:金本克木,但刀伐木过多,刀锋钝坏;水本克火,但火烧太大,水灭不了火。

中西医学可以走结合道路。中西医的渊源虽然不同,各有优缺点。中西医结合能取长补短,但不可以张冠李戴。走向中西医结合的道路,是一条值得科学探讨的道路。

中医的阴阳和五行相生克也要从实质基础辨证出发。《内经》的“阴阳平衡”“阴平阳秘”是古人对保健状态是否良好的一种认识。《伤寒论》把阴阳各分“三阴三阳”,像是西方逻辑学的归纳法和演绎法。张仲景创制了六经如何辨证施治,最后遇到治不好的病,还交代得十分清楚。他说:“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这种谦虚的学者态度,值得后人敬佩,是科学家应该具有的精神。

《易经》是中国一部古代哲理著作。成书大概在春秋时代,学者认为不是一个人的作品。它反映当时人们生产与知识水平。另一部《易传》成书约在战国时代,也不是一个人的作品,也代表当时人们的生活与知识水平。

中西医发展的历史与背景各不相同,要认识这个问题,必须先从中西医各自的文化历史说起。如果以西医的观点去评审中医,就有许多理由称中医为“不科学”;但数千年来在没有西医西药的中国,广大民众靠中医中药疗病治疴无数,这不是很科学吗?

中医疗法有寒者热之,热者寒之;通因通用,塞因塞用等种种疗法,都是历代前辈医师经过许多经验累积的结晶,当然会受“不通则变,变则通”的哲理所影响。中医学的“辨证论治”集成,是一种以科学根据治病的表现,不是显微镜所能领略的,更不是粗浅接触几样中药的特殊疗效,或在显微镜下找出几种病菌后,再寻找相对的中草药治疗。

《易经》和《易传》两部书相隔四五百年,代表着两个不同时代的生产与知识水平和不同思维。后人常犯了一种经传不分的错误,常把《易传》的内容说成《易经》,或把《易经》的话当成《易传》。后代易学家把这两部书的论述内容称为《易学》,原则上也犯了《经》《传》不分的通病。

这种生克现象本来是古人的生活写照,纯朴简单容易理解,丝毫没有术数味道,是一种实践科学,也是生活写照。后来历史上经过战国时期,出现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结果开始浮出虚玄的一面。

上述这几位人物都热爱中国文化,却反对中医,认为若要拯救中国,就必须废除中医,这也是历史的事实。

作者是新加坡执业中医师、中医学研究院前院长

《联合早报·交流站》3月31日刊登了读者王修齐《中西医道不同如何与谋》一文,4月12日刊登读者刘曜熔《你真认识中医吗?》一文。我也有一些想法。

西方的科学进步也是经过许多坎坷的道路。神创造万物说、显微镜的发明、X射线的发现、果蝇基因突变的发现等,也给西方医学提供了另一张温床。其发展的方向与背景与中医完全不同。

在西方科学发展史方面,达尔文的进化论也曾遭到天主教的挑战。当时的欧洲处于封建时代,也相信神创造万物,和造世人。当时的观念与进化论的提出刚好针锋相对,主教与进化论支持者展开一场激烈辩论。

中医到底是否科学?有一次我到北京访问了一位大学教授,他并不是中医学者。我问他中医到底科学吗?他说,中医如果不科学,在西医没有传入中国之前,广大的劳动人民生了病,怎样治疗?它肯定是靠中医药治疗,它当然是科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