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指的是一种对世界的认知体系,它体现了对世界“应该如何”的期待。意识形态的特点,是对人间现象有一套自圆其说的价值观,所以能够吸引人们接受它去理解世界。

2013年,18岁的荷兰青年发明家斯拉特(Boyan Slat)发明了可折叠的连接的浮动垃圾容器,专门收集海洋的塑料垃圾,并于2018年投入运作。估计60个这样的系统能够在5年内,清理太平洋垃圾带中一半的垃圾。联合国环境署于2014年授予斯拉特地球冠军奖;他才配得上和平奖,而不是光作环保秀的通贝里。

今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热门人选、瑞典的16岁少女格蕾塔·通贝里没有得奖,西方自由派舆论一片哗然,反映了环境保护课题已经偏离了理性讨论,走向意识形态的歧路。

说环保已经意识形态化的另一个证据,是对教主式人物的宣传和膜拜。通贝里因为号召同学为环保罢课而被运动捧为圣女,但是她除了在国际媒体前痛斥各国领袖“How dare you”(你怎有脸如此)外,到底为环保做出什么值得拿和平奖的具体贡献?

另一个例子是森林大火。从新闻报道,大家似乎得到一个印象,就是林火的案例越来越频密,地球的森林面积在缩小,跟气候暖化好像同步发生。但是美国宇航局最新的数据说,按总面积计算,从2003年到2019年,地球林火所烧毁的面积竟然减少了25%。此外,权威的科学杂志《自然》在2018年报道,地球的树木在36年间增加了7%共224万平方公里。数据显示,经济越发达,森林的面积越增加,欧洲森林面积就在不断增加。美国宇航局2月发布报告说,经济持续发展的中国和印度,占全球森林增加面积总量的三分之一。

意识形态经不起事实的检验,受“深绿”极端环保主义误导的人们应当觉醒,以更大的信心和勇气迎接未来。

但这也是意识形态跟科学知识(包括人文知识)最大的不同,因为科学强调的是证伪,也就是通过发现新的事实,来推翻之前的假设,从而让知识系统更接近真相。意识形态对真相没有兴趣,它的作用在于通过统一认识,动员人们去实现某种愿景。环保运动当下的状况,正表现出意识形态化的倾向。

还记得南极臭氧层破洞的新闻吗?在当时的大量报道中,不乏世界末日的悲观预测,就如当下极端环保分子所兜售的那样。英国广播公司9月16日的报道说,2019年南极臭氧层的破洞是30年来最小的。当然,报道引述科学家说,我们还不能掉以轻心,可是它证明了环保分子歇斯底里的末日论是有问题的。

环保运动最大的意识形态化特征,就是反复强调人类活动导致地球暖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不容辩论。而且运动还把“人类活动”这个因素绝对化,最后得出了人就是地球暖化的原罪这样的极端结论。

(作者是本报言论组主任 yapph@sph.com.sg)

虽然科学数据发现,地球在工业革命后确实出现暖化趋势,而且人类经济活动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是重要原因,但对于气候变化的研究仍然还有不少未知,远没有达到不容辩论的地步。人类经济活动的确影响了气候变化,暖化现象的确是非常值得重视的挑战,可是人类文明的发展,特别是科技的进步,意味着解决问题的潜能不可限量,并没有当前环保运动所描绘的那么悲观绝望。换言之,经济发展并非环境的天敌;人类更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