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慧铃相信,本地小贩文化成功申遗将有助提升小贩形象,让更多人重视小贩行业,也能鼓励更多年轻人投入小贩行业。

黄代元说:“小贩美食像我们的社会一样多元化。在小贩中心用餐,可以吃到不同文化和种族的美食。许多本地美食融合了不同文化的风味跟烹饪方式。比如叻沙就融合了马来人、华人跟娘惹的文化和传统。而且,不论是叻沙、咖椰面包、印度煎饼或米暹,很多本地佳肴都受不同种族的欢迎。”

汇聚小贩美食的熟食中心在国人的心里牵绊着珍贵的情感与成长记忆。本地小贩文化本月16日成功获选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全民难掩雀跃心情,就像自己也得到世界文明的肯定。

从百余年前的路边摊,昔日的小贩遮棚,到今日的114座熟食中心,许多老一辈的小贩坚守岗位,却后继无人。本地小贩的年龄中位数甚至达59岁。

人类学家黄丽嫣(左)作为主要研究者,跟合作研究者黄代元(右)进行研究项目“新加坡小贩文化的进化:城市景观与美食的关系”。(国家文物局提供)
人类学家黄丽嫣(左)作为主要研究者,跟合作研究者黄代元(右)进行研究项目“新加坡小贩文化的进化:城市景观与美食的关系”。(国家文物局提供)

由人类学家黄丽嫣主导的研究项目“新加坡小贩文化的进化:城市景观与美食的关系”正在进行中。作为主要研究者的黄丽嫣,跟合作研究者黄代元希望探索小贩文化跟不断改变的新加坡城市景观的关系。

新加坡小贩文化申遗成功,被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小贩文化走过一个世纪,有时代的烙印,有国家建设的足迹,有国人集体的情感与身份认同。许多老字号小贩美食面临接班人难寻的挑战,这张文化名片会不会继续闪耀国际?《联合早报》记者采访学者和小贩美食爱好者,认为越来越多年轻人关注小贩文化,为小贩行业注入生机。

“晚间,广告牌在灯泡的照射下特别漂亮,看那燕子‘飞来飞去’,燕窝水对儿时的我来说是种很神奇的饮料。”

小贩中心让不同阶层的人在同一个空间里相聚,且在美食里找到共鸣。
小贩中心让不同阶层的人在同一个空间里相聚,且在美食里找到共鸣。

1950年至1971年,是本地小贩历史的第二阶段。1950年,一份由英殖民政府委托马来亚大学教授西尔·科克(Sil Cock)所做的小贩研究调查报告,揭示本地须建设更多小贩遮棚,政府也开始意识到小贩关系民生经济,报告建议小贩增设招牌,标明价格,并以旧址街道来为摊位命名等,如福南街牛肉面。

黄丽嫣说,早期小贩多数由一家人营业,下一代理所当然成为接班人,现在社会发达,许多小贩没有继承人,有些不想让孩子当小贩太辛苦,有的孩子念大学毕业后在大公司工作,不会想当小贩。也有小贩因下一代的参与而得以扩充生意,甚至开展连锁店,或被大公司买下。

新加坡建筑与城市历史学者赖启健博士念念不忘的小贩摊位是燕窝水。他在过去两年做研究,梳理出我国小贩文化的百年史。

达曼史拉西小贩中心2002年被拆除。(赖启健摄于2001年11月)
达曼史拉西小贩中心2002年被拆除。(赖启健摄于2001年11月)

人在台湾的赖启健博士与《联合早报》做越洋电话访问。我国小贩文化申遗成功,他说:“希望小贩文化得以延续下去,大家齐心把小贩中心空间和小贩文化带到另一阶段,将之做得更好。”

洪慧铃说,疫情激发更多人转行当小贩,小贩培训计划明年将推行华语课程。小贩培训计划分三阶段协助学员,课程包括五天的培训活动,学员还有机会到资深小贩摊位实习。截至上月,已有将近150名学员完成培训阶段,其中三分之一学员的年龄为40岁以下。

他回忆道:“我在1970年代长大,在那年代小贩食物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当时哪里有像现在的日本餐或是意大利餐?我们那一代都是吃小贩食物长大,有特别的感情。我难忘以前家附近有一摊炒福建面摊位,每次去买炒福建面时,我都会站在摊位前看着摊主炒福建面,闻到那浓郁的虾汤香味。”

美食网站作者郑春茂医生特别喜欢吃炒福建面。
美食网站作者郑春茂医生特别喜欢吃炒福建面。

本地小贩文化经历长时间发展,从崛“起”、传“承”、“转”变、融“合”,形塑出独有风格和文化,且听受访的专家学者和小贩美食爱好者娓娓道来。

新加坡人的身份认同

他也期盼年轻小贩承接先辈小贩精神,小贩中心能够适应新时代,为国人提供民众服务、扮演人民情感联络站的角色,让新加坡美食文化有新的面貌。

从1921年至1950年,跨越二战期间,我国共建了六个小贩遮棚,分别散布在直落亚逸、珍珠山、卡尔尼街、奎因街、马里士他及实龙岗上段一带的林大头路。时至今日仅存的只有马里士他小贩遮棚,即现在的马里士他熟食中心。

热爱小贩美食的郑春茂2010年出版了介绍本地美食历史及文化的书《炒粿条的末日和其他小贩故事》(The End of Char Kway Teow and Other Hawker Mysteries)。他当时发现,老一辈小贩渐渐老去,但未出现可以接手的年轻小贩。他说,当时较少有人谈论保存小贩文化的课题,近10年来越来越多关于该课题的讲座,大学生也会做有关小贩文化的研究课题。

小贩美食在许多国人生活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潜移默化成为国人的身份认同。郑春茂认为:“我们出国或长期在国外,最想念新加坡小贩美食。新加坡经历了很多变化,有的建筑物消失了,但小贩文化在我们的心里根深蒂固,牢牢将我们与历史系在一起。我们的岛国没有像一些国家有大山大海景点好玩,休闲时多数去逛街和吃东西,国民美食成了大家的共同兴趣和话题。我们聊起喜欢吃的鸡饭或炒粿条时会有共鸣,小贩文化将我们凝聚在一起,也是大家的身份认同。”

新加坡小贩文化融合不同族群文化的味道,反映了新加坡独有的多元文化。

黄丽嫣说:“由于互联网的发展,我们现在可以接触到很多美食评论。以前,国人通常只会去附近的小贩中心,或亲友介绍的小贩中心。现在想吃一盘福建面,上网就找得到很多推荐。”这个发展的好处是让国人更了解本地小贩文化,也鼓励大家到各区尝试不同的味道,但这也让小贩之间多了竞争,大家的喜好不同,现在每个人都能在社交媒体分享意见,随时可能会影响小贩的饭碗。”

随着世代变化与社会变迁,新加坡小贩文化也随之转变。

黄代元告诉《联合早报》,国人已习惯很方便就尝到小贩美食,因此把小贩文化当成很普遍的事,小贩文化申遗成功,相信更多国人会认同小贩从事的是一门手艺,“我们做研究时,接触了很多小贩都很谦虚,他们不觉得自己的行业有什么特别。这次申遗成功,希望能给予小贩更多认可,让他们更想把手艺传下去。”

第三阶段小贩中心历史,赖启健称之为小贩“巅峰时期”。政府从1971年至1985年建了100多座小贩中心,为小贩遮风挡雨。建屋局兴建的小贩中心有一大特色,即小贩中心连接巴刹,两者并排。赖启健说:“小贩中心跨越种族、宗教、语言,各族聚集在这里,透过食物促进各族饮食文化的了解。”

赖启健对当年的美世界小贩中心和达曼士拉西(Taman Serasi)小贩中心印象深刻。他说:“两座小贩中心都和我的童年回忆有关,小时候父亲常带我到美世界小贩中心吃粥;至于达曼士拉西小贩中心,则是我们一家喜欢到植物园看天鹅,走走逛逛,必定会到达曼士拉西小贩中心吃东西,消磨周末时光。”

小贩中心宛如一个“社区饭厅”,汇聚了多元融合的美食文化,还有人们的成长记忆。

南洋理工学院亚洲烹饪学院主任洪慧铃。(受访者提供)
南洋理工学院亚洲烹饪学院主任洪慧铃。(受访者提供)

赖启健指出, 小贩文化是时代的缩影,新加坡小贩中心的历史并非从1972年建成的第一座小贩中心开始,而是经历百年演变的四阶段历程。

1985年后,政府停建小贩中心。第四阶段小贩中心历史,就是政府在2011年和2015年先后宣布增建共20座熟食中心,其中七座已建成。

社交媒体带来竞争

她说:“小贩形象不受大众重视,工时长是否会让新手小贩吃不消而无法持续经营,及老字号小贩接班问题等,都是现有和新一代小贩面对的挑战。”

1914年至1918年间遇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经济大萧条,更多人当小贩糊口,建造小贩遮棚的计划一直耽延至1921年。

新小贩传承系列

本地建筑与城市历史学者赖启健博士。(档案照)
本地建筑与城市历史学者赖启健博士。(档案照)

南洋理工学院亚洲烹饪学院于今年7月提供小贩美食烹饪课程。南洋理工学院亚洲烹饪学院主任洪慧铃说,由国家环境局与新加坡精深技能发展局合作推出的小贩培训计划为现有和新手小贩提供培训,掌握经营小贩摊位的技能,同时鼓励小贩利用社媒平台来推销业务。

早年牛车水的街边小贩。(国家档案馆提供)
早年牛车水的街边小贩。(国家档案馆提供)

黄代元指出,新加坡在历史上是海上贸易港口,吸引来自不同地区、族群和籍贯的人士到来谋生。他们带来的文化融合形成了本地小贩文化。例如肉骨茶、肉脞面、鱼丸面、卤鸭和粿汁都源自潮州人的饮食文化。海南人特别会吸取、融汇别的文化风味,做出新加坡式海南鸡饭和海南式西餐。

早期的街边小贩聚集在五脚基,做生意挡路,流氓收保护费,井水不卫生造成病菌传染,店屋没后巷造成防火隐患,因此建议开通后巷让小贩摆摊。1908年,英殖民政府宣布建小贩遮棚(Hawker Shelter),让小贩在固定处摆摊,除了供应用水,也可解决小贩挡路问题,并收取租金。

ieatishootipost美食网站作者郑春茂(Leslie Tay)医生,对炒福建面和沙爹情有独钟,两者是伴随他长大的暖心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