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也是城市细节的一部分,有漂亮字体的城市,自然也是一座耐看的城市。时代发展的淘汰过程加上电脑打印和数码化的猛烈攻势,慢慢取代了街头生龙活虎的手写汉字。这几年,香港和台湾更是有股保护民间汉字的潮流,除了采访书写招牌字体的老手艺人,修复活版印刷的铅字,还组织在地旅游团到老区做字体导览。或许我们也可以仔细看看身边的汉字,打捞属于我们自己的字体故事。

汉字独特的形体,无疑为这文化添加更多妩媚姿态和想象空间,由书法到灯谜,甚至是父母由庙宇里求来的护身符,都有龙飞凤舞的汉字。生活在多元种族和文化的城国里,或许更能轻易感受到汉字对华人的意义,只要走入教堂、回教堂、印度庙和华人庙宇,再稍微做对比,就能领略到文字在这些宗教场所的重要性。

在华人庙宇里,文字不只扮演着记录的角色,石碑上留下了建庙的历史,匾额上有文化及历史名人的祝愿和循循善诱,汉字被安放在醒目的位置,慎重地高高挂起,除了传递文化之外,也是装饰细节。走进粤海清庙,除了欣赏其精美的传统工艺,其庙名粤海清庙就有不同的展现方式,门楣上是漂亮的金色行书,门口的灯笼上则以楷书写成的“粤海”搭配稍微压扁而显得庄严的“清庙”两字,十分耐看。今年获得“早报书选”的《粤海清庙:建筑与历史的对话》,封面设计的汉字就受到灯笼汉字的启发。

文字,是尽责的记录者,但这个记录者,同时身怀混杂多元城市的DNA。除了双语,本地招牌上还会并列四种文字,这显然为招牌设计师带来更大的挑战,要如何让多元文化在同样一块土地和谐生长,不也是我们不断思考的问题吗?因此,当我看见这些拥挤着四种文字的招牌,心里会升起一股敬意,反观现在的招牌设计越来越单语化,这是一种进步还是退化呢?

不少匾额或招牌,无论是商家还是会馆里的汉字,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本地商家都喜欢使用楷书(颜体)来设计招牌,显得端正而踏实,让人感觉更有诚信,自然是商家想达到的效果,这也是台湾街头常见的字体,而香港招牌设计则喜欢采用更有个性的北魏楷书。仔细瞧的话,我们还是能由生活周遭发现各种不同风格的字体,包括隶书、行书、小篆等,甚至还有不少极为摩登的字体,比如上世纪30年代流行的装饰主义风格(Art Deco),也影响了字体设计师,展示了汉字设计其实有无限的潜力。位于芽笼的东方汽水有限公司,那几个带有弧形的字体,就和装饰主义风格的建筑相得益彰。建筑正立面上采用了几种不同风格的英文和汉字,为单调的房子增加不少“看点”。

对中华文化感兴趣的人,多少会对汉字情有独钟,甚至有种难以解释,甚至不需要解释的情意结,到中港台或日本旅行,在这些依旧使用汉字的地区和国度里,总有机会和汉字不期而遇,看见汉字如遇故人,它们如何在当地被使用,无论在文化历史或设计美学的层面上,是汉字控们更在意的事。

这些汉字的书写者,不少还是赫赫有名的政治人物或著名文化人,天福宫和粤海清庙就保留了光绪皇帝的墨宝,“波靖南溟”和“曙海祥云”,雕工精细的匾额高高挂在正殿上,这些字的组合,让人感觉风和丽日,有出游的好兆头,但正是这些刻意的平静,更让人遥想起那些漂洋过海等于生死未卜的艰难旅程。正如现在商家找明星代言产品,过去商号则花钱或拉关系找名家挥毫,并设计成金字招牌,为店面或会馆等增色不少。本地有不少招牌就出自著名书法家,包括民国四大书法家,如胡汉民(番禺会馆匾额)和于右任(安溪会馆匾额、南洋大学牌坊)就在本地留下墨宝。在他们文字的牵引下,再仔细阅读这些文化人和新加坡的渊源,或许能挖掘出更多故事。

在规划得超现实的商业区,找到的大多都是电脑打字体,工整但无趣,要捕获形态更丰富和漂亮的字体,往往得到老区,比如牛车水、惹兰勿刹、芽笼或女皇镇东陵福一带,就能找到不少手写字体。它们让时间淘洗后,或剥落或褪色,都显得自然,更是耐人寻味,似乎这些方块字也有自己的枯荣,然而这些字体也急速消失在时代滚滚的泡沫里,所以要看,更要趁早。

除了由历史和文化角度来欣赏这些街头汉字,我们也能超越这层面,以美学角度来推敲文字的设计,利用这些小旅行来获得创作灵感。时尚杂志GQ推出新字体时,希望它较为阳刚,新颖且带有新气象,受委任的美国字体设计师Frere-Jones于纽约市穿街走巷寻找灵感,并受到曼哈顿港务局公共汽车总站标志上的字体启发,设计出稳重且又能展现活力的Gotham字体,成了21世纪初最成功的字体之一,后来不少美国政客竞选时也都选用了Gotham字体,包括2008年奥巴马著名的“CHANGE”竞选标语。正如不少设计师所言,脱胎自民间的Gotham字体,简单明了,让人觉得有种亲切的熟悉感,但又是全新设计的字体。美,可以由生活中提炼出来,这又是另一个经典明证。

名人墨宝在狮城

华人对汉字总有一种珍惜的情感,文字和文化紧密相连,记得小时候父母是禁止我们坐在印有文字的报章和书本上的。当时的人未必受过高深教育,但却是敬畏文字的,天福宫里的崇文阁有个敬字亭,老一辈人有“敬惜字纸,拾即焚炉”的传统,不舍这些字体在污浊人世间流浪,受到糟蹋。

汉字在宗教场所的重要性

如果想深入了解本地的名人街头墨宝,可参考以下文章及网站:www.zaobao.com.sg/news/fukan/cover/story20171009-801483navalants.blogspot.com/2018/11/signs-of-times-calligraphy-and.htmlchintuan.blogspot.com/

比较一下几座城市地铁系统所使用的汉字,就会发现香港地铁的字体设计最为突出,除了使用一套特别为地铁公司设计,现在称之为港铁宋的字体(新加坡地铁的中文主要采用黑体字),站名还以漂亮的书法写成,字体创作者为区杰棠,原是地铁公司的建筑师,后来中国大陆的一些地铁系统,如深圳的也参考了这一做法。建筑师受访时曾说,由于地铁月台空间较为逼仄,所以建议印上放大的手写毛笔字,以纾解乘客对月台环境所产生的心理压力。这些漂亮的汉字不只有疗愈的功能,现在还成了香港地铁的特色。

如果对字体设计感兴趣,可以阅读台湾作者柯志杰、苏炜翔写的《字型散步——日常生活中的中文字型学》,里面有不少关于中文字体设计和运用的内容,也可以关注作者们所经营的面簿账号Justfonts或lovefonts。

延伸阅读

文字运用非一成不变

zbfukan20210204.b_Small.jpg
门面的四种文字展示了我国多元多语的环境。

字体旅行,是最简单和随意的旅行,甚至不须要准备行李,只要稍微留意,我们就会遇见悄悄站在身边的各种字体。杂货店、巴刹等小商贩,也经常会采用手写字体,这些野生即兴的字体,贵在自然,不论美丑,比电脑打字有个性,这些微不足道的小发现,就是在地日常旅行的精髓,莫不在提醒我们,不只名山大川才值得驻足观赏,小细节才是魔鬼。

汉字独特的形体,为中华文化添加许多妩媚姿态和想象空间。生活在多元种族和文化的城国里,或许更能轻易感受到汉字对华人的意义。我们可由历史和文化角度来欣赏街头汉字,也能以美学角度来推敲文字的设计,利用小旅行来获得创作灵感。

在技术不发达的年代,不少商业招牌主要以手工书写,甚至还配上手绘的产品图画等,电脑印刷普及后,更容易满足这些需求,一切变得更为便利,选择多了,却感觉毫无个性,所以每次遇见这些手工制作的招牌,都会让我像在美术馆一样,欣赏这些默默无闻的民间艺术家的作品,想想那逝去的年代,或许是更艰难的,但未必是不好玩的。

正如传统,文字的运用并非一成不变,这也是文化有趣之处。一些语言和用词会随着时代变迁而湮灭,但也意外地通过店家招牌被保留下来,悄悄地透露古早的记忆。摩多西卡、礼申、树柅、律等分别代表了电单车(摩托车)、执照、橡胶和路等,这些音译文字,一再展示了新加坡多元文化和多语环境的众声喧哗,像摩多西卡和礼申就来自英文,树柅、律则音译自闽南话和广东话。古早的蛋糕店都叫西菓店,据说“菓”来自海南话,糕之意。现在偶尔还能在店面石刻文字找到“㗝呸”,这些现在连电脑打字都不容易打出来的汉字,同样镀上了一层出自南洋的灿烂阳光,㗝呸音译自马来语的Kopi,而Kopi则来自西方世界的Coffee,有趣的是,香港则采用了广州话翻译,将Coffee翻译成“架啡”,咖啡、㗝呸或架啡,同一样东西,变身为汉字之后,就有不同形貌,对我而言,这不是混乱,而是多元的一种表现,更有意思。

zbfukan20210204.c_Small.jpg
汉字在传统建筑里也有装饰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