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和说,新加坡目前有200多个华乐团,但潮乐队不到10个。南华潮乐团的最大特点是三分二的乐手是30岁以下的年轻团员,最年轻的才14岁。团员中很多是有了华乐底后转学潮乐的年轻人,当中不乏拥有硕士、博士学位的高学历乐手。
来新两年多,陈玉芝从剧团小演员转而成为导师,演出时除了当演员还兼场记、导演、舞台监督等,一方面学习当领导,同时创造属于自己的工作系统。她在南华感受到一股带动潮剧的新思潮。
转型后的南华努力延伸触角,一年办大小48场演出,观众达到2万9000人次。他们几乎无处不去,足迹遍布慈善组织、医院、滨海艺术中心、滨海花园、学校、疗养院、教堂、佛堂等。
南华儒剧社曾资助朱伟康和另外两名乐手苏金福和唐伟杰到汕头“浸濡”九天,向三位潮乐大师学习潮乐诀窍。朱伟康说,他们的潮乐老师带他们到不同村庄即兴表演,那种经历让他们受益匪浅。
这本厚200多页,图文并茂的新书也会追溯潮剧在本地的演变,例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潮剧热催生了南华,从中再带出南华的发展史。
潮乐团以年轻人为主
南华转型过程
但是苏章恺指出,潮社在1824年便创立了粤海清庙,一般有庙便有酬神戏,他因此推断潮剧在本地的历史早于1887年。《潮影寻踪》会把潮剧的历史追溯到19世纪,但更多着墨于20世纪前半叶的巅峰时期。
南华儒剧社从业余潮剧爱好者组成的社团,转型为推动潮剧潮乐的专业艺术团体,当中牵涉到很多不同层面的变化与改革。这一切可从南华申请到国家艺术理事会的种子基金,以及南华社长兼董事会署理主席卓林茂挑起领导工作后说起。
卓林茂认为一个团体要转型,须先从组织结构着手。2015年4月20日,南华从社团组织摇身变成在公司法令下注册的无担保有限公司。这么做的目的是要让组织运作更透明和更专业化,同时取得慈善机构身份,进而争取公益机构(IPC)资格。
潮剧在本地有悠久的历史。光绪十三年(1887),李钟珏游新加坡后撰写《新加坡风土记》,就曾在书中谈到当时的地方戏曲:“戏园有男班,有女班,大坡四五处,小坡一二处,皆演粤剧,间有演闽剧、潮剧……”这段文字证明早在1887年,本地已有潮剧。
两晚演出不仅把本地潮剧界的老戏骨陈巧莲、李美贞、李毓文,南华熠熠发亮的年轻新秀陈纬恬、陈玉芝、李绿侨汇聚一堂,更把中国当今最红的潮剧演员张怡凰、林初发、陈鸿飞、陈联忠、林玉、许曼,还有潮州地区最亮眼的票友林淡玉、许绮丽、林旭美等邀来同台献艺,由南华潮乐团现场伴奏。
卓林茂说,演员的青黄不接无法一下子就克服,毕竟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好在演员需要长时间的培训与磨炼。南华一方面栽培后进,一方面网罗失去舞台,却有丰富经验的资深演员,再以调兵遣将手法呈献高水平演出,赢取观众口碑,提升南华声望。
结合新中潮剧演员演出
两场“潮音潮曲——名曲名段文艺晚会”由优联能源集团赞助,南华的联络电话为6323 5528。
朱伟康是广东人,潮乐团的很多年轻组员也不是潮州人,更不会说潮州话,却被潮乐的艺术性吸引,总觉得传统潮乐有其独特魅力和韵味。
出版中英文版《潮影寻踪》
今天的南华不仅聘请科班出身的年轻演员与司鼓当指导,由他们开班授课,吸引更多年轻人来学潮剧潮乐,还吸收本地戏班留下来的人才,例如南华艺术总监李美贞过去是戏班里的红小生,在《告亲夫》中获得良好口碑的女老生陈巧莲则是新荣和兴潮剧团的老将。
潮乐团的一些年轻组员,今年6月在中国弦乐老师张彦维(唢呐、二弦)和林益树(扬琴)的带领下,首次参与大型剧目《告亲夫》和《刘明珠》的演出。另一些团员则首次粉墨登场,在台上跑龙套。这是用潮乐吸引年轻人的初步成果。
对专业艺术团体来说,演出的艺术水平至关重要。南华过去的社员都是无师自学的业余爱好者,偶尔会聘请中国的潮剧老师来指导一下,一年最多呈献一两场演出。
蔡和弟毕业后在广东潮阳潮剧团当司鼓,2016年来新演出时认识南华,经揭阳艺校校长推荐,去年7月受聘于南华,负责组织南华潮乐团。来新一年多,蔡和弟除了忙于教学和各种演出排练,还学习行政管理。
更令潮剧迷惊喜的是,南华把戏迷最耳熟能详的经典唱段如《扫窗会》《井边会》《芦林会》《磨房会》《柴房会》等搬上舞台,另外还有《临江楼》《梅亭雪》《辞郎洲》《告亲夫》《回书》中的精彩唱段。
司鼓是潮乐队的主轴,相等于乐队指挥。南华潮乐团的司鼓是来自揭阳的蔡和弟(26岁)。这名毕业自揭阳艺术学校的司鼓说,目前在学打鼓的,有些是资深组员介绍来的年轻人,也有看了演出后对潮乐产生兴趣,还有一些是慕名而来。
南华儒剧社荣誉主席兼顾问曾国和说,他们筹备了一年的演出,最大特点是结合中国潮汕地区当今最著名的潮剧名家,连同南华在本地的演员、导师等联手呈献潮剧中最著名,最耳熟能详的经典唱段。
潮乐团的琵琶手朱伟康(30岁)是全职教华乐的本地青年。他的好些学生大学毕业后依然在玩华乐,他便把他们拉进南华潮乐团。这些团员又推荐朋友来玩潮乐,乐团的人数逐渐多起来。
本地目前有70多个从事各种传统地方戏曲的民间团体,南华儒剧社能在众多团体中异军突起,要归功于领导人培育年轻人才的决心,募款发展本地潮剧的魄力,改革时的创意思维,以及专业化的管理方式。
很多人以为新加坡沦陷期间,本地潮剧一片空白,但是苏章恺从昭南时期的100多期《南光周刊》中发现,当时潮剧非但没停演,还相当蓬勃,经常在新世界、大世界搬演传统剧目。
南华的艺术指导陈玉芝负责南华合唱组,同时是豆豆班与儿童班导师。她表示合唱组通过教发声与唱潮曲,有计划地提升组员水平,希望能成为培养潮剧演员的平台。
为了打造更多平台,扩大范围,南华除了成立潮乐团,还成立合唱组。潮乐团吸引年轻人接触潮乐,合唱组则是培训潮剧演员的新平台。南华最近还走入学校,从戏曲基本功和表演技巧着手,让学生认识戏曲。
走过半个多世纪的本地潮剧团南华儒剧社,近年异军突起。转型后开拓更多平台推广潮剧潮乐,以新方式吸纳年轻学员,更借力整合,调兵遣将维系演出水平,力求在困境中找出新路径。
转型后的南华,努力开拓更多平台来推广潮剧潮乐,以推陈出新的方式吸纳年轻学员,更以借力整合,高明的调兵遣将手法维系演出水平,力求在困境中找出可行的新路径。
转型前的南华只有两名全职人员,现在却有五名艺术指导和四名专业行政人员,加上兼职人员,整个团队是17人。在行政管理方面,南华正朝专业化迈进,日趋完善和系统化。
南华除了传承潮剧潮乐,也不忘整理潮剧在本地的历史,保存这种地方戏曲的集体回忆。配合55周年庆,南华邀请年轻文史工作者苏章恺担任主编,出版中英文版的《潮影寻踪》。
南华这次的配搭法相信会激出意想不到的效果与火花,例如中国国家一级演员张怡凰将与南华艺术总监李美贞联手表演《临江楼》中的《相思话儿》,南华年轻导师李绿侨和专工丑行的国家一级演员陈鸿飞一同呈献《柴房会》之《尊声大哥我的大恩人》,南华另一名年轻导师陈玉芝和揭阳潮剧票友会常务副会长许绮丽对手演绎《井边会》之《见妇人》,南华年轻新秀陈纬恬和中国潮剧票友新秀林旭美一同诠释《梅亭雪》之《梅亭相会》,南华小生李毓文和擅长演花旦的许曼合唱《苏六娘》之《春风践约》等。
苏章恺发现中文读者和英文读者感兴趣的课题不太一样,因此中英文版本的《潮影寻踪》内容虽大致相同,却不是对译,而是分开编撰。
潮乐团目前有40名乐手,除新加入年轻团员,还有五六十岁老社员。随着潮乐团越来越完善,邀约不断增加,最近就受邀在“艺满中秋”演出,也受邀在中国国庆晚宴呈献迎宾鼓乐。
卓林茂解释,一个文化艺术团体要顺利运作下去,必须兼顾财政、行政和艺术发展。文化艺术团体需要财力扶持才能推动和推广艺术。从社团转为有限公司,是因为有了公益机构资格,捐赠者能享有税务回扣,南华还能申请政府的配对基金。
“潮音潮曲”的另一重点是潮州音乐。南华去年10月19日新成立的潮乐团,将和汕头潮乐团八位专业演奏家一同呈献大锣鼓《龙腾盛世》,弦诗乐《红梅报春》《浪淘沙》《出水莲》《狮子戏球》等。
南华儒剧社定于11月1日在香格里拉酒店举行盛大的55周年庆晚宴,紧接着于11月3日和4日晚,在新加坡大会堂的华乐团音乐厅呈献两场“潮音潮曲——名曲名段文艺晚会”。
尽管全世界的传统艺术正面临传承举步维艰,观众日益凋零的困境,已走过半个多世纪的本地潮剧团南华儒剧社,近年异军突起,转型后成为本地传统艺术领域一个值得注目的艺术团体。
曾国和说,这些唱段都是千锤百炼,百听不厌,经典中的经典名段。拿《扫窗会》来说,这可是著名演员姚璇秋1957年在中南海演过的潮剧段子。科班出身,却在当红时离开演艺圈的中国著名青衣林玉,这回将挑战高难度的《扫窗会》之《曾把菱花照》。《芦林会》也是潮剧迷念念不忘的经典,中国两位国家一级演员张怡凰和林初发将合演当中的《夫妻偕老到白头》。
南华今年6月成功推出两台经典潮州大戏《告亲夫》和《刘明珠》,让心脉脉长盼待的潮剧观众一偿看精彩好戏的夙愿。下来的两场“潮音潮曲——名曲名段文艺晚会”,相信会让观众惊喜连连。
卓林茂出任社长后努力说服潮社领导人支持南华,邀请他们担任南华董事,为南华的文化事业出钱出力。南华目前有25名董事,都是能对南华有建树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