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非常时刻,这些“大使”执行不讨喜的任务,还要肩负“地牛”这个历史包袱,可真是难为他们了!
过了几天,在明地米亚巴刹与熟食中心内,又听到“地牛来啦”的喊叫,这回是见到几名穿着白衣,挂着“保持新加坡清洁大使”(SG Clean Ambassador)证件的男女。怎么连“保洁大使”也成了地牛?
时代毕竟不同,观念也不同了,虽然殖民地“遗毒”犹在,一些陋习难以根除,但敌对、轻视与嘲讽之意已荡然无存。地牛如今不过是市井人语,是充满草根气息的生活用语。
他还说,有些咖啡店、商铺、食阁或商场负责人与员工则高喊“狼来了!”或索性大叫“来了,来了!”
建国一代与立国一代的朋友,对“地牛”二字耳熟能详。地牛的由来,传闻有好几个版本。在福建人与潮州人口中,地牛原指牛蛙,体型比一般青蛙大,常在雨后现身,呱呱乱叫,声闷如牛,貌丑无比,人见人厌,故将之与非法小贩畏惧讨厌的小贩稽查员(hawker inspector)挂钩,嘲讽为“地牛”。
满腹狐疑,循声望去:一名大叔,指了指两名结伴同行,身穿红色汗衫的男子,原来他们是安全距离大使(Safe Distancing Ambassador,简称SDA),怎么变成了地牛?
不过,那天见到的摊贩,喊了“地牛”之后,反而客客气气地跟“现代版”的地牛,含笑点头或挥手打招呼。
有个咖啡摊的助手说,他们习惯用浅显简单,容易上口的俗称来“通风报信”,以免“中三万”(接获罚单)。安全大使与保洁大使,英文缩称不易记,华语念来不顺口,方言更是拗口,比不上“地牛”那么接地气。
如今是什么年代了,“地牛”不是早已走入历史,怎么又“死灰复燃”了?
“其实,我们欢迎他们出现,最少有提醒与警惕作用,告诉大家注意卫生,保持安全距离,避免被病毒感染,好过我们费尽唇舌,也劝解不了固执的食客。”
某日,晨运到文庆路上段巴刹与熟食中心用早餐,忽然一把大嗓门从身旁响起:地牛来啦!地牛来啦!
大叔这一喊,但见多个摊主与助手,有些急急忙忙地将没遮盖好鼻子的口罩,或者没戴上的口罩,匆匆戴好;好些食客也慌慌张张,各自有所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