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车出发不到20分钟前,我买了9点13分的车票并奔向候车月台。

中三到中国浸濡后,在天津生态城呆了两周,当时住在Y君的家,至今仍还保持联系,因此也想顺道去找一下Y君。他传了一条微信过来,“来天津咋不搭高铁呢”。

列车缓缓驶出北京站,便听到坐在对面的女生口操浓重的山东口音,用微信语音功能通知母亲她已经上火车了,而坐在我旁边的大爷正在问孙子是否要吃泡面(纯粹属本人的揣测)。

座位不是之前的竖排座位,而是乘客面对面的横排座位。

望出窗外,看到高架桥上的和谐号高铁列车飞奔而过,简直又再赏我一记耳光。说实在的,绿皮火车上的座位有些拥挤,而且大爷把行李箱放到我的跟前,我的腿也动弹不得。

座位分隔开来,而上铺则是睡床。左边窗前是两个纵向排列的座位,有几名乘客站着聊天。

坐在我身旁的乘客穿着整齐的迷彩装,在WhatsApp上快速地打字。他身材精壮,身材黝黑,戴着一副黑框眼镜,平头头发,背着迷彩包。

我气喘吁吁地跑到了月台,头上戴的帽子差点飞走。我一手压着鸭舌帽一手紧握着蓝色火车票,深怕风一吹就会让我错过这趟绿皮火车,就这么狼狈地上了火车。

上了这趟速度极慢的快速火车后,一进去看到了厕所外的洗脸盆前,坐满了旅客,他们尽量将行李挪开让乘客上下车,原来这就是售票员所说的“站票”。毕竟春运当时刚开始,大家也都归心似箭。在我右边是一排一排的面对面的竖排座位,下铺能坐上四到五人,而且没有明确地将

列车缓缓驶入北京站,上下车的乘客纷纷拖着沉重的行李。

绿色的车厢有两条黄色线条,车厢靠中间的窗户底下写着“太原/北京”,是一类名为“快速列车”,实际上却是中国铁路当中速度较慢的一类火车。

列车缓缓驶出,“Next Station, Expo”。

终于回家了。

一种既熟悉又显得陌生的场景。

不过,话说回来,又想体验一下旅客不常体验的中国,尝试一下高铁时代之前中国人的出行方式,并且好好欣赏一下沿途风景,回家前再看看上周下雪后仍积在铁路两旁的一层薄薄的雪。

历经两小时的“长途跋涉”后,极为复古的绿皮火车缓缓驶入了玻璃屋顶的天津西站,呈现出当代中国传统与现代之间最突出的对比。

期末后,突然想到天津游玩,那种说走就走的旅途。

列车缓缓驶入,上下车的乘客纷纷拖着沉重的行李。

是啊,对京津一带熟悉的人都知道这两座城市之间都有一条极为方便的高铁,只需花费10新币,耗时30分钟就可抵达目的地。我搭乘的这趟列车价钱大约便宜一半,但到天津耗时两小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