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战崛起的上世纪70年代末,正是电脑科技行将发轫而太空探索方兴正艾之时。星战电影正好满足了普通人对于浩渺太空的好奇与渴望。第二轮热潮则赶在千禧之前展开。90年代的影坛精彩纷呈,但系列电影还未成气候,当时仅有《侏罗纪公园》(Jurassic Park)较具规模,因此“星战之父”George Lucas(乔治卢卡斯)幸运地第二次创造了奇迹。但最后一个三部曲展开时的2015年,电影世界的图景已经大大改观:特效技术几乎无所不能,制作资金往往用之不竭,发行渠道与手段也更加多元。这一切的相加使得鸿篇巨制更为可能。于是千禧之后的电影世界就像开了挂,《梦幻科技》(The Matrix)、《加勒比海盗》(Pirates of the Caribbean)、《哈利波特》(Harry Potter)、《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X战警》(X-Men)等系列电影轮流轰炸票房,更不用说漫威和DC宏大的《复仇者联盟》(The Avengers)与《正义联盟》(Justice League)关联影片。
在好莱坞电影影响全球的今天,星战系列(Star Wars)几乎无人不知,甚至可说是电影史上影响最广泛与最长久的系列之一。在42年的时间里,它用三个三部曲的方式维持热度,带动了如玩具、游戏等庞大的衍生产业。
1977年开始的第一个三部曲我没有赶上。而20年前观看首部“前传”《魅影危机》(Star Wars Episode I: The Phantom Menace)时的一幕场景却深印在我的脑海:当经典的放射状片头字幕伴随久违的主题音乐掠进银幕纵深时,影院中居然长时间响起热烈的掌声。看电影居然会全场鼓掌,可见影迷们是多么的期待与兴奋。那一幕在我几十年的观影经历中是仅有的一次。
之争,也处理得比前集更加合情合理。
作为最终章,《天行者崛起》表现得相当努力。不仅让经典人物以各种形式赶来助阵,还让绝地武士首次拥有了起死回生的“超能力”。这点虽与星战传统不符,但也并不特别突兀,而且这一超能力的最终使用也相当感人。作为核心主线的黑暗与光明
当所有卖点都已成为明日黄花,也许最好的选择就是体面退场。
最后三部曲的前两部中,女主角Rey(蕾伊)和第一代天行者Anakin(安纳金)一样,都是生于蛮荒星球的无名之辈,但却拥有惊人原力。说他们都是原力之子观众很容易就能接受。但在最终章,蕾伊却突然多了个非同寻常的出身,虽然从讲故事的角度来看更为精彩,但却有违整个星战系列的主旨。
超能力取代科幻潮
现今,电影已经融合现实与魔幻,打破天神与凡人的界限,赤手空拳就能穿越宇宙星系,对抗洪荒巨怪。与超能英雄们的奇能异术相比,星战中最神秘的原力(The force)失去了魅力,曾经风靡的光剑也显得甚为可笑。当Z世代逐步成长为消费主力时,原力、光剑、飞船这些星战卖点恐怕很难有人捧场。
为迎合观众需求,《天行者崛起》做出了一些改变和尝试,的确提高了电影的观赏性。但当星战系列的所有卖点都已成为明日黄花,也许最好的选择就是体面退场。
普通观众来说,它仍是一部无论好坏都必须去看的电影,因为星战系列电影的落幕,象征着由原力、光剑、飞船、宇宙空战等构建成的曾经无比庞大的娱乐体系可能要告别流行了。
当Z世代逐步成长为消费主力时,原力、光剑、飞船这些星战卖点恐怕很难有人捧场。
20年后,星战来到了最终章。《星际大战:天行者崛起》(Star Wars∶The Rise of Skywalker)让天行者(Skywalker)和帕尔帕廷(Palpatine)两大家族间的恩怨情仇尘埃落定,也代表着以“天行者”为主轴的星战系列的终结。对于星战铁粉来说,这一部当然不容错过。而对
而作为终章之作,《天行者崛起》还是相当体面的。
本周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