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赌博失调有至少四症状 应寻求专业疗法克服赌瘾

全国预防嗜赌理事会星期四(11月28日)公布2023年赌博活动调查报告,18岁及以上的受访者中,40%在过去一年至少参与一种赌博活动,比2020年的44%减少四个百分点。

这项调查每三年进行一次,去年7月至今年3月开展第七轮,共匿名访问3007名公民和永久居民,以了解本地赌博程度和趋势。调查的18年里,本地整体赌博率持稳,在2005年有58%、2008年有54%、2011年有47%、2014年有44%,2017年则为52%。

他告诉《联合早报》,大学时期他只是抱着尝试的心态赌球,每周下注一次几十令吉,尝到甜头后,赌注翻至几千令吉。“当然十赌九输,越陷越深后开始找理由四处借钱,还找了大耳窿。接触赌博网站后,钱财来去更快,几秒间的事。”

社会保障措施包括赌场禁门令和入门次数限制令、赌场入门税和最低年龄要求等。

根据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出版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病态和问题赌博是一种赌博失调行为,由心理卫生专家进行评估,前者程度较重。

他坦言,最无助时曾想过自杀。联系母亲诀别时,母亲极力劝阻,经人介绍到蒙恩社会服务后,才慢慢戒掉赌瘾。如今他分期偿还债务,也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希望以自身经历劝喻赌徒走回正途。

虽然问题和病态赌博整体情况维持在低水平,全国预防嗜赌理事会和社会及家庭发展部仍优先关注这一问题。

调查也显示,92%受访者仍通过新加坡博彩公司下注。每月投注额的中位数从2020年的15元增至25元。

欠下巨债的李伟联之后到新加坡避风头,但他并没有就此收敛。他两度挪用公款,还欠下10万新元的赌债。

心理卫生学院戒瘾部主任兼国立成瘾治疗服务高级精神科顾问刘镇光医生向《联合早报》解释,一些症状包括经常要赌博、赌注越大越兴奋、减少或停止赌博会暴躁、撒谎隐瞒自己赌博、依赖他人提供钱财解决财务问题等,而只要有至少四个症状,可视为赌博失调。

潜在病态赌博的比率为0.2%,潜在问题赌博的比率则为1%。由于报告的数字四舍五入到小数点后一位,加起来整体比率为1.1%,与2020年的1.2%,以及2017年的0.9%相差无几。

新加坡居民的赌博和赌博成瘾情况受控。过去一年,有四成受访者曾赌博,写下新低,显示相关的社会保障措施奏效。非法网络赌博则小幅上升。

万字票和多多仍是热门赌博项目,分别占30%和29%,接着是新加坡大彩(8%)和社交赌博(8%)。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全球网络赌博兴起,接触这类非法活动的本地受访者,也从2020年的0.3%,增至去年的1%。

延伸阅读

赌博频率方面,每年下注至少一次的受访者有38%,每月及每周下注至少一次的分别占31%。比起社交赌博,每周至少下注一次的受访者,更倾向于到博彩公司下注,占97%。

他说,这类赌徒应寻求专业援助,通过动机式访谈和认知行为疗法克服赌瘾。

社会及家庭发展部长兼卫生部第二部长马善高在当局发表调查报告的文告中指出,本地居民整体赌博率下降,问题赌博也维持低水平,显示我国预防嗜赌的社会保障措施奏效。当局将同理事会审查现有的社保措施和改造服务,确保行之有效。

来自马来西亚的李伟联(31岁)曾深陷赌海近12年,欠下许多赌债。为了赌博他还挪用公款,亲友失望远离他,穷困潦倒令他动了轻生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