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七夕,她们家亲戚会组织街坊数十名未嫁女子拜七姐,盛大的祭拜场面热闹非凡。左邻右舍的交流和活动都源自真实生活。要回到那种“真实生活”的状态里,就必须像过去那样,有人在店屋里生活办公。
像牛车水这样逐渐变得主题公园化的例子,全世界都有,例如意大利的威尼斯。当全球旅客涌入威尼斯后,原本的威尼斯人逐渐搬离这个城市,许多服务当地人的商店也逐渐被纪念品店和专门做旅客生意的餐厅取代。
朱健芳认为,不能刻意打造希望迎合外国人的牛车水,因为“local is international”(本土即国际),原汁原味的本地特色反而能吸引旅客。外国人想看的正是本土真实、有人间烟火气的东西。
调查:更多旅客寻求 体验在地生活而非观光
善用美食背后的叙述元素
老街坊:招标注入新活力 商业回报不能是唯一考量
史密斯街招标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把牛车水重塑为更多人想去的地方,尤其是年轻人,朱健芳建议可以预留一些空间给本地艺术家和设计师,因为很多本土设计师也是网红,在社交媒体上拥有年轻支持者,借助他们的影响力,推广史密斯街,可以吸引更多年轻粉丝到来。“牛车水不能只吸引年长者,必须用KOL(Key Opinion Leader,关键意见领袖)吸引不一样的族群。”
原本位于史密斯街22号的传统香烛店“楠记”有127年历史,因受疫情影响,加上老板想退休,就在去年9月选择结束营业。这类百年老店的流失,让不少老街坊如吴文德觉得非常惋惜。他建议以不同的方式重新诠释这些逝去的老事物。
从小每天都到茶室去的方彩华,对史密斯街的回忆仍非常深刻。史密斯街33号,正是本次招标项目里的其中一家店屋。
著有新加坡美食书《食遇》的叶孝忠建议,未来若要在史密斯街售卖新加坡美食,餐厅或摊位的定位必须完全与附近的小贩中心不一样。“例如说,可以售卖品尝菜单(tasting menu),让客人一次过可以尝到15种不同且小份量的新加坡美食。在品尝美食时,同时讲解美食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让食客了解这些食物与新加坡或牛车水的联系,或可以体验参与特色美食的制作。”
吴文德则建议,让访客能在一条街上同时吃到本地最传统的五大南方菜系和小吃,也让访客了解最早抵达南洋的广东、福建、潮州、客家和海南人的文化和食品。这样的本土传统美食不仅吸引旅客,也能服务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
可能会在大约一年后迎来“新邻居”的TOY肥料厂首席艺术总监吴文德对史密斯街振兴表示欢迎。多年来,他已经看过许多次的史密斯街修整与变迁。吴文德认为要在这个街区注入新的活力,招标提案就不能以商业利益作为唯一的考量。因为以振兴和注入活力为目的的项目,不太可能在短期内实现回报。
随着租金攀高,牛车水原有传统商铺、餐厅和居民逐渐搬离,以至于许多新加坡人都抱怨牛车水已不能反映出新加坡华人的生活。牛车水街道上,充斥着从中国小商品市场里带进新加坡的旅游纪念品。不少传统小商家,被水涨船高的租金劝退,不是结束营业就是搬离。取而代之入驻的,往往是更有财力的连锁集团与资本。
星期天上午,牛车水史密斯街从5号到37号整排的单数门牌号店屋,只有转角37号的好来屋火锅烧烤餐厅,以及间中19号的兰州拉面店仍在营业,其他十多家店屋的一楼门面深锁,有的看似已人去楼空。
潮流趋势在转变,连旅客的要求和口味也在转变。根据订房网站booking.com今年的一份调查报告,七成五的旅客表示,他们想要 “能代表当地文化的真实体验”。美国运通2023年全球旅游趋势报告同样指出,游客希望能有独特的旅游机会,“让他们领略当地文化,探索家乡朋友不知道的隐秘宝藏”。这股潮流被称为 “体验生活”(life-seeing)而非观光(sightseeing)。
土管局强调概念和场所营造
在史密斯街可以拍到完整的受保护店屋全景,其他街道两旁全是售卖产自海外的毛笔、筷子、钥匙圈的摊位,遮挡了一栋栋受保护建筑物,让人分不清到底是在新加坡、曼谷还是美国的哪个唐人街。
土管局在本次的招标书里,不断强调史密斯街项目须包含场所营造(placemaking)概念。场所营造指的是循序渐进、齐心协力创造共同空间记忆的过程,目的是让空间成为真正充满记忆和归属感的场所,让参与者和使用者真正获取空间生产和使用的权利。
根据招标文告,当局希望业者所提出的振兴计划,为街区注入全新活力,例如引入创意生活概念店如画廊等,以及增设服务式公寓或共享居住和共享办公空间。这些设施,把空间提升为可供人们办活动、长期居住和工作的场所,为史密斯街注入真实的人气,去“迪士尼”化。
在隔壁硕莪街的合家欢糖水店老板冯俊豪,担忧的正是不断攀高的租金。他听说附近商店刚以比他高出三倍多的价格出租时吓了一跳:“房东敢喊高价,竟然也有人愿意承租。”
步行团导游朱健芳(62岁)主办的步行团面向旅居本地的外籍人士和旅客。一些旅客认为,现在的牛车水像个迪士尼乐园般,失去了原有的特色和生活气息。“甚至有旅客说,新加坡的牛车水还远不如旧金山唐人街有本土特点。”
史密斯街目前这13个相连的单数门牌号店屋和毗邻的步行街,未来将集体出租给一个指定总租户,新加坡土地管理局、新加坡旅游局,以及市区重建局目前正在招标,并寄望通过这个项目,振兴牛车水中央的史密斯街。
方彩华回到史密斯街上,还能够清楚地向记者指出当年左邻右舍是什么商店。她指出,当年店屋二楼三楼都住满了人,所以商店都是服务居民的药房、美发院、糖果零食店、照相馆和摊贩。“街角卖活生生的野味,茶室附近有个鸭粥摊,再走过去还有亨记鸡饭,这些都是街坊们常光顾的。”
须还原本地华人社群 “生活”“经商”真实场景
忆往昔史密斯街
传统制香的作坊或许可以吸引喜欢用手制作东西的人,也可考虑邀请制作舞狮狮头、华族手作灯笼的民俗手艺匠人参与其中。
史密斯街自2001年起,就被新加坡旅游局打造成新加坡美食街。原美食街长约100米,有许多小贩推车,售卖本地著名美食。2021年,在冠病疫情的冲击下,经营了20年的牛车水美食街在10月黯然结束营业。
史密斯步行街上静悄悄,偶尔只看到从隔壁宝塔街走过来的旅客,他们举起手机对着具有南洋风味的店屋拍照,就算已“到此一游”。
无论是对本地人或旅客来说,让一个街区变成网红打卡点,是带动人潮的最佳方式。本地旅游和美食达人叶孝忠建议,想要投标的业主以活动公司的心态来策划这个项目。因为只有经常主办内容丰富的活动才能引来人潮,尤其是吸引新加坡居民。一个地方一旦有了人气,旅客也会自然而然被吸引。因此,这个项目首先必须吸引本地人。
专家:抓住本土特色打造热门IP
牛车水须要还原的正是它作为一个新加坡华人社群“生活”和“经商”的真实场所,而不是只给观光客另一个观光景点。
土管局商业规划与发展署长黄嘉颖受访时说:“我们在招标前与商联会和现有租户的接触中,非常强调概念和场所营造,因此我们也希望(最后中标的)总租户继续与牛车水的基层、民众俱乐部的负责人接触,将不同的活动带回牛车水。希望今后人们一想到买月饼或看舞狮表演,就会首先想到来牛车水。”
延伸阅读
本地双语剧团TOY肥料厂的办公室自从2000年起,就搬进了史密斯街15号二楼,算得上是这里的老街坊了。目前仍在史密斯街运作的其他艺术团体还包括敦煌剧坊、余娱儒乐社、狮城书法篆刻会、口琴爱好者协会、作家协会、新声诗社和平社等。正因为有这些艺术团体老街坊,史密斯街5号到9号一至三层,以及11号到21号的二层与三层都不在本次整体出租的项目里。
很多人说,牛车水早已“迪士尼”化,看不到具有真实生活气息的东西了。为了振兴牛车水,新加坡土地管理局最近为史密斯街13个店屋,以及毗邻的步行街招标。不晓得这能不能与已“迪士尼”化的牛车水抗衡?最终得标的总租户又能怎么做,才能保存这些文化遗产的韵味,同时为它注入全新活力?本期《实况报道》采访新加坡土地管理局、本地旅游和美食达人、牛车水步行团导游以及在史密斯街落户超过20年的艺术团体负责人,谈他们对这条老街的期许和建议。
今年78岁的方彩华,从小就在牛车水长大。她家族的“东兴茶室”从1935年起就开在史密斯街33号。
招标书里强调当局会从价格与质量两方面评估提案:租金投标价格占总分的三成、资金的投入占比两成,项目的创意与概念占五成。黄嘉颖解释:“我们在寻找有好概念的总租户时,希望鼓励他们在保护本地文化的同时,尝试推行新的创意。希望吸引有热情、懂得执行的人。他们可能有自己的理念,但不能纯粹通过高价格来击败其他竞标者。为了避免这一结果(价高者得),我们把评分重点(50%)放在那些弘扬本地文化提案的质量上。”
他举例,可以借鉴上海的永康路,把史密斯街打造成一个网红IP。上海永康路原本在疫情后,人潮不如以往。后来由一个商家带头,通过采访居民、其他商家,自产多样的网络内容,利用社媒形成更大的效应。一旦成为网红街区后,不管是当地居民,还是到上海的旅客,都愿意去永康街和网红店打卡。他认为,只要懂得利用环境、文化和历史特色,用叙事方式制作内容,就有可能盘活史密斯街,让这个街区也成为热门IP,持续吸引人流。
关注本地匠人与艺术家
吴文德建议,投标的总租户可以与文化策展人一起合作,达到保留文化与吸引本地人的目的。他也建议总租户找原本就在史密斯街落户的文化艺术团体合办史密斯街艺术节这样的活动,在步行街办戏曲、戏剧和音乐演出,甚至是诗歌朗读等,既能够以活动吸引人潮,也能带给街区人文温度。他认为像台北迪化街就是不错的例子,在保留旧有的事物时,亦保留人文的温度,以及对文化的重新诠释。
史密斯街、宝塔街等几排受保护店屋是牛车水最具特色的文化遗产,其中有些店屋是国有产业,部分国有店屋由新加坡艺术理事会在艺术之家计划(Arts Housing Scheme)下,以优惠的价格分租给本地的艺术团体。
到牛车水开店两年,冯俊豪与左邻右舍都成了朋友,偶尔还能见到70、80岁的老人到他店里打零工,打扫、端糖水,赚零用钱。冯俊豪也乐于为邻里提供义务便民服务,让牛车水的艺术团体把演出门票留在他店里分发。附近的居民茶余饭后会到他店里喝糖水聊家常。因此糖水不能卖得太贵。冯俊豪很好奇,未来史密斯街,会不会欢迎像他这样的商店入驻?
朱健芳说:“这些新加坡的传统手艺人,如今剩下的也不多了,他们面对租金压力,有的只能在自己的组屋里默默制作,不妨把他们邀请到史密斯街来,既能够吸引人来了解本地传统手艺,也能让这些手艺有机会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