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本地物种绯胸鹦鹉在蔡厝港不受控地繁殖,进而威胁本地的生物多样性,当局因此设网捕鹦鹉,将落网的鹦鹉人道消灭。

居民吕伟杰(55岁,银行业)当时就目睹捕鸟过程,他于11月3日在脸书贴文说,看到公园局人员于傍晚时分在社区里设网捕鸟,落网的鹦鹉都被装进笼子带走。

当局证实会定时将威胁到本地物种的入侵物种人道消灭。绯胸鹦鹉并非土生物种,若不受控地繁殖,将会威胁到本地物种的生长,进而影响到其多样性,当局因此到社区设网,并将捕捉到的鹦鹉消灭。

“只有人为的介入才能控制鹦鹉的数量,被捕的鹦鹉将被人道消灭,捉到的本地物种则会放生。”

吕伟杰受访时说,他当时走到窗口等鹦鹉出现,无意间发现楼下有人在设网,下楼询问后,才知是公园局人员在捕捉鹦鹉。

当局也将继续与学生和义工团体等合作,通过教育让公众知道外来物种对本地生物及生态系统的影响,并促请公众不要随意将动物放生到国家公园或自然保护区。

蔡厝港集选区议员周凯年受询时说,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同时,也必须照顾居民对社区环境的需求。“市镇会将继续与公园局一同监测鹦鹉的数量,并以人道的方式控制鹦鹉的数量。”

延伸阅读

根据吕伟杰的绘述,成群鹦鹉当天如常飞回来时,好些鹦鹉就直接飞进黑网,被困在网里动弹不得,公园局人员随后将鹦鹉连同黑网放进笼子带走。鹦鹉被带走后,窗外鹦鹉叫声不在,吕伟杰反而感觉不习惯。

新闻见报不久,国家公园局采取行动,于11月2日晚到场抓走20多只鹦鹉。

张月英(64岁,退休人士)则说,虽然大部分居民已习惯与鹦鹉共处,但每天吵足一两个小时的鹦鹉,却还是让一些居民困扰不已。“鹦鹉有时还会在我们晾在窗外的衣服上拉屎,它们这样不受控的繁殖也不是办法,必要时就应该采取行动。”

发言人说,绯胸鹦鹉是在1940年代在宠物交易过程中逃脱后落户本地,并繁殖成自足的种群。“当绯胸鹦鹉不受控地繁殖,本土原生鸟类在资源上就会面临更多竞争,最终影响到本地的生物多样性。鹦鹉的叫声也可能干扰到附近居民。”

公园局和蔡厝港市镇理事会联合答复早报询问时证实,当局会定时将威胁到本地物种的入侵物种消灭,绯胸鹦鹉并非土生物种,若不受控地繁殖,将会威胁到本地物种的生长,进而影响到其多样性,当局因此到社区设网,并将捕捉到的鹦鹉消灭。

《联合早报》早前报道,数以百计的绯胸鹦鹉(red-breasted parakeets)每天晚上7时聚集在蔡厝港4道第416座组屋旁的大树上,栖息一晚后在隔天清晨6时许飞走,大多居民对鹦鹉的出现已经习以为常,但有些居民受不了鹦鹉的嘈杂声。

发言人说,公园局会继续与市镇会合作,科学管理环境,如针对鹦鹉的习性进行研究,并通过修剪树木来改变它们的栖息处,将鹦鹉赶走。

将动物放生到国家公园可被判罚款最高5万元

根据公园与树木法令,任何人未获得有关当局许可,将动物放生到国家公园或自然保护区,可被判罚款最高5万元。放生野生动物也将抵触野生动物法令,一旦罪成,可被判罚款最高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