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员在报告中指出,污水监测可用来监督高风险小群体,获得的数据可转换成实际行动。

病例出现症状三天前 当局已在污水里测出病毒

报告指出,该病例开始腹泻、发烧和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的超过三天前,当局已在污水里测出病毒。这显示一个人可在未出现症状时,通过粪便排出体内的病毒。而且即使是只有一个人染病,也能从污水检测到病毒。

本地研究证实,监测组屋排出的污水是否有冠状病毒,就可发现组屋内是否有人受感染,甚至可在受感染者还未出现症状时就发现病例,这比一一检测组屋居民来得快又不具侵入性。

研究员指出,这个方式可辅助成本高且手续繁琐的个人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当污水信号呈阳且加剧,就可启动侵入性的个人检测,找出病例。当信号呈阴或减弱,便可放心病毒传播正趋向停止。

上述研究是由国家环境局和卫生部人员,连同新加坡国立大学苏瑞福公共卫生学院、南洋理工大学和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研究人员携手进行。他们去年在淡滨尼11街第111座组屋出现感染群后,从7月4日至20日,每天每小时抽取该组屋排出的污水,加以分析。

根据研究报告,在那段日子里,确诊的九个居民已送往医疗设施,曾与他们密切接触的六个人则在家里隔离。当局7月4日至9日都在污水样本里测出病毒,而且病毒量经常突然飙升。

上述淡滨尼组屋并非唯一有监测污水的建筑。新加坡国立大学去年12月也开始监测宿舍的污水,今年3月发现大学城宿舍北楼的污水有病毒碎片,400多名住户须做检测。

由于隔离的六个人都没有发烧或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当局在7月8日为他们做鼻咽拭子检测,发现其中一人确诊。这起新病例后来通报说7月7日开始腹泻,其粪便中也测出病毒。

时隔将近一年,本月又有两座组屋出现确诊病例,即后港8道第506座组屋和巴西立51街第559座组屋。

研究员指出,这个方式可辅助成本高且手续繁琐的个人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

该组屋发现的第一起病例刚好7月8日康复回家,因此9日污水里的病毒,可能来自新病例或康复病例,而当新病例送往医疗设施后,污水里的病毒明显减少。

由于淡滨尼组屋的两户确诊家庭住在彼此上下楼层,当局当时让共用同个电梯和楼梯的58户家庭做检测。检测是自愿的。

“当污水信号呈阳且加剧,就可启动侵入性的个人检测,找出病例。当信号呈阴或减弱,便可放心病毒传播正趋向停止。”

7月14日又有两名康复病患回家,15日和16日污水里的病毒随之增加,但到了19日就测不出病毒了。这与康复病患排出体内病毒碎片的模式一致。

这次的检测改为强制性,后港整座组屋的405名居民和访客须做检测,白沙组屋则有304名居民和访客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