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自由而无用” 最大的自由就是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并为其承担相应的责任。这句话原本就带有几分自我调侃,却并非散漫、放纵的借口,骨子里透露出含蓄的傲气,融合了这座城市独有的小资情调。
不夹杂任何功利,任何目的,纯粹地投入、努力、灌溉着,做自己认为该做的事,做自己认为会快乐的事。即便不一定尽如人意,但至少无愧于心。
第一次听到这一说法,是2014年大一的时候。当时噗嗤一笑,甚至有些嗤之以鼻:“是啊,就是整天上一些水水的课,四年后毕业了做一个没有用的人。”但现如今2018年,这期间的沉淀让我意识到,自己当时或许过于武断,甚至有些片面。和很多人一样,到后来才会知道,无用并非没用,自由更非放诞。
每个人以自己的步伐和节奏生活着,有人活跃于各项活动仍名列前茅,有些积极参加各种比赛,发表过数篇论文,也有人远赴外国顶尖学府继续深造,又或是收获无数工作机会……所谓的“学霸”“大神”,数不胜数。但也有人专心致志做好自己的小天地,并乐在其中,从无人过问是否“有用”。
记得有一次口译课上,老师娓娓道来一个小故事。他当时出差,在一间小餐馆看到一个年轻人正在点餐,总觉得他身上透露出复旦人的气质,于是就上前问了问。果真,那人毕业于复旦。当时我们都觉得好神奇,老师到底是怎么看出来的?后来,和朋友们聊起在这里的林林总总,才赫然发现,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无论有无意识,或多或少都拥有了复旦精神的延续和体现——自由而无用的灵魂。
如今,我仿佛在“自由而无用的灵魂”这一句话里找到了答案。不夹杂任何功利,任何目的,纯粹地投入、努力、灌溉着,做自己认为该做的事,做自己认为会快乐的事。即便不一定尽如人意,但至少无愧于心。自由地探索,坦然地前行,脚踏实地,天马行空,敢于上天却也不畏下地。致这么努力,坚持自由、坚持无用的我们,共勉之。
也因此,太阳正好的时候,不难看到三三两两的人群坐在光华楼草坪野餐,也有人独自铺开毯子看书,更有人在阳光温暖的照耀下小憩。有时晚上路过时任美国总统里根曾演讲过的3108教室,则会看到里头坐满了人,一个个奋笔疾书直至天亮。
关于这一说法的起源似乎没有定论,但这句话被亲切地称为“民间校训”。据说,有人很久以前在学生网站上写道:“如果你看见有人在路上走着走着,忽然就自己唱起歌来,那人一定是复旦的。只有复旦才能培养出这样自由而无用的灵魂。”
后来,这句话在校友李泓冰的一篇文章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阐释:“所谓‘自由’,是思想与学术、甚至生活观念,能在无边的时空中恣意游走;‘无用’,则是对身边现实功利的有意疏离。”
对于复旦这样的气质,很多人说与这座城市根深蒂固的海派文化息息相关。“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精神深入海派文化,其历史独特,中西合璧,讲究多元化并强调个人生活之自由,精致、细腻而闲适。
2011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前任校长杨玉良教授引用了李女士的说法,很多人将其视为对“民间校训”的首次官方解释:“哲学家也是数学家的A.N.Whitehead说过,大意是‘抛开了教科书和听课笔记,忘记了为考试所牢记、所背的一切,剩下的东西才是最有价值的,才能被称为是教育。’对于复旦,我们都认为这剩下的东西应该是一颗自由而严谨、真诚而脱俗的心灵。”他表示,要以心灵和想象力使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只有严肃和丰富的心灵才会思考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才可能对他人有真正的情感关切,对社会有责任,故为一切美德之源。
如果说会从复旦带走什么,那或许正是一点“自由而无用”的情怀。每个人在不同的时间点上,对这句话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曾有学姐说过,她有一段时间很迷茫,因为不断看到有人钻空子,不劳而获,深感自己的付出徒劳无功,只觉心灰意冷。但其实,在努力的过程中,又有谁不曾质疑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