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记忆与日常

谈到媒体专业,张力奋认为,对人与社会的关怀,是新闻工作者最基本的职业素养。此外,记者往往是“坏消息”的传递者,经常需要吸收大量负能量,如果没有强大的心志,就很难坚持。“与年轻时不同,我现在很少劝学生去做新闻记者。因为记者不是什么人都能够做的。做真正的媒体、真正的记者,其实是个门槛极高、付出极大的行业。没有想明白,没有对新闻业的承诺,就不要轻易走进这扇门。”

生于1960年代的张力奋,经历过中国社会的跌宕起伏。他坦言,过去几十年困扰他的一个问题,是如何用干净、舒适的语言记录记忆。“可以是现实的记忆,也可以是过往的记忆;可以是自己的记忆,也可以是他人的记忆。可以是名人的记忆,也可以是常人百姓的记忆。我更看重日常生活的记忆、私人史。归根结底,因为有了记忆,我们的存在才有根基和价值。有了记忆,历史才存在和延续。”

细品全书的文字,像在听一位诚恳、冷静、老成的长辈娓娓道来,诉说他独到的经历与见解,偶尔穿插些许英式幽默。所谓文如其人,张力奋接受《联合早报》电话采访时,也展现出与他文字一样的亲和力。

从教育到媒体的洞察

翻阅资深媒体人张力奋的《牛津笔记》,仿佛置身历史悠久的牛津校园,跟随经验丰富的向导漫步,聆听一草一木、某人某景的缤纷故事。

时间:晚上7时

“1980年代初,我进复旦读书,校园内思潮活跃,开放包容。我接受的新闻与人文教育、气质熏陶,让我一生受益,并心怀感激。”张力奋从媒体前线回到校园,希望回馈母校,也为中国的新闻教育作出贡献。

《牛津笔记》分享会

来临的新加坡书展,张力奋将分享更多见解以及书中的精彩内容。他透露,《牛津笔记》的续集——《上海笔记》有望今年出版。新作的视线将从英国转移到1960至80年代的上海,记录的依然是日常生活与人物记忆,对语言的探索之旅也将延续。

地点:国家图书馆16楼The POD

张力奋的文字与照片一脉相承,都是释放个人体验与捕捉日常的媒介。与他的文风相符,他用镜头定格的,往往是平日所见却常被忽略的瞬间与细节,黑白灰的画面与质朴的文字交相呼应,记叙着生命与生活。

除了文字,《牛津笔记》中还有不少牛津校园的黑白照。张力奋1980年代在中国复旦大学新闻系念书,有幸接触摄影器材与课程,激发他对摄影的兴趣。他认为,视觉语言难以界定,而正是这种美学上的模糊,提供表述上的自由与空间。

1984年,张力奋从中国复旦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新浪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曹国伟、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上海报业集团前总裁、现任复旦大学常务副书记裘新、《解放日报》总编辑陈颂清等都是他当年带教的学生。四年后,张力奋获中英友好奖学金负笈英国,在莱斯特大学攻读传播学博士学位。

中国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力奋谈到媒体专业时说:“真正的记者,其实是个门槛极高,付出极大的行业。没有想明白,没有对新闻业的承诺,别轻易走进这扇门。”

作者2017年在牛津客座一学期,以文字与照片记录每日的所见所闻所感。虽以日记体呈现,除了日常琐碎,书中也穿插个人记忆,以及对时事、人文、历史和生活的洞见。

日期:6月5日(星期日)

《牛津笔记》最先吸引读者的是语言。平实、凝练、张弛有度,张力奋的文字既有优秀记者的利落与精准,也有学者作家的严谨和风采。字里行间看似缺少感性色彩,其实是表述上的克制与抽离。

报名:event.singaporebookfair.sg/zhanglifen

博士毕业后,张力奋深耕国际传媒20余年,先后供职于英国广播公司(BBC)、《金融时报》(FT)。他曾任《金融时报》副主编、《金融时报》中文网创刊总编辑、《FT睿》杂志创刊总编辑。2016年初,作为复旦特聘教授,张力奋返回母校任教,现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讲:张力奋(线上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