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身一过,深吸了口气,才发觉自己真的要离开父母亲了。当时的我也并非特别伤感,而是带着一种“既来之则安之”的泰然。

出去,为了体会久违的寂静。走在繁忙的街道上,我们大家都只是陌生的面孔,不怕被熟人认出,不怕被朋友看见自己孤零零的样子。虽然自己无所谓,但最害怕的,便是碰到一些朋友,出于好意而“同情”我独自一人出来逛;因为我从来都不把独处当成是孤单的代名词,反倒是被这些朋友无意的一句话给刺伤。

到了北京,确实结交了不少好朋友,在学生会的聚餐也感受过异地遇见故乡人的一种难以表达的欣慰。但,无论如何,家人毕竟是无法取代的。最期待的,是与家人视讯的那一天。最害怕的,是与家人视讯之后,那种顿时回到孤寂的感觉。一会儿与父母亲聊得起劲,仿佛重回他们的怀抱里,屏幕变暗之后又回到四处寂静,宽敞的学生宿舍里。这种寂静,使我害怕。最害怕的,莫非这种安静的夜晚,又不能入眠,又不能忘却,这想家的滋味。

一股冷风扑面而来,我不禁打寒颤,连忙将双手放到风衣的口袋里取暖。

深秋。

奇怪的是,走着走着,凉风扑面,有时,又不免,感到丝丝伤感。

或许是我性格孤僻,但对我而言,解除寂寞的方式,是寻找寂寞。平时与同学们学习、出外玩耍,时间总是很快过去,我亦无暇让我的思绪乱撞。独处的时候,最容易想起家人,想起家里的温暖,想起家乡的人、事、物。或许你会觉得,一直和同学相处,就不会想家,减去诸多痛苦。但这就类似于借酒消愁吧,更何况喝酒伤肝,让自己麻木亦只是短暂的逃避。我即便尝试让自己活在当下,尽量少思念家人,但它却像秋天的流行性感冒一样,在你最虚弱、最意想不到的时候乘虚而入,怎么也抵挡不了。和朋友在一块儿久后,也会向往独自一人,慢慢地反思近来的生活,或许这就是内向的我吧。

于是出去。

枫叶掉落满地,行人踏着地上的枫叶,“吱吱”的声音被傍晚奔驰而过的车辆给淹没了。

还记得打算出国留学的那种喜悦、那种憧憬。到异地生活,能遇到新朋友,体验异国文化,并学习自理能力,那该多好啊!当时的我,或许自私,或许单纯,只是滔滔不绝地和父母畅谈未来到北京后的打算,却并没有看到父母亲眼里的那一点闪光。

第三个失意的秋天。说实在的,到了这个城市后也并非时刻都沮丧。离开故乡到异地求学的当儿,固然遇到了许多好朋友,亦学会到了独立,但,有时,有时不禁却……

直到离别的时候。那时正逢初秋。岛国固然没有四季之别,但当时的我心情便是如此。单纯的我携带着夏天的那种灿烂,一面引颈期盼着大学生涯,一面又被一种初秋的冷意给绑架了,开始担心生于热带岛国的我是否能习惯四季有别的温带生活。离别时,我也故作镇定,在机场道别的时候尽量显出愉悦的笑容。父母亲也和我一样,虽然心里充满了不舍,但却带着一副面具,神情显得异常自然。

但,心里的寒冬,该如何取暖呢?

热闹都是他们的,而我什么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