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裸上身的40名鼓手就是郑和团队的全部象征,他们中有人来到这片土地就爱上这里,再没有离开,演出自然地过渡到土生华人的主题,演员换成30名衣着靓丽的小娘惹。当在盛大的娘惹婚礼上,新人拜祖先时,空中浮现出的却是那几名鼓手的形象。历史在这里交汇,但是没有宏大的叙事,有的只是血脉相连的情感和世代相沿的传承,舞台上巧妙地完成历史上几百年的跨越。
选择诉说历史
随着指引,来到剧场内,谁想到迎面三座拱门,穿过去才到达观众席。回过身来看才发现,刚才走过的就是表演的舞台。也许因为演出才推出月余,观众不很多,只有中央区坐满,其余四处里只是零星的几个人而已。舞台甚是空旷,巨型大幕分列两侧,此外不见再有其他布景。
城市文化的历史难于表现,因为它既抽象又广泛。“六个母亲”这一节讲历史举重若轻:让一个古稀老人追忆收养过自己的六个不同种族的母亲。母亲都已远去,音容相貌却永远留在老人心中,老人声泪俱下的呼唤,让人为之动容。
舞台上无限变化
在处理战争纷杂的历史时,演出所选择的角度也颇为新颖。战争往往让人联想起死亡和恐惧,演出则试图从中挖掘出新的内容。水柱从天而降,演员在水中曼舞,音乐或舒缓或紧凑,舞姿或悠扬或苍劲,马六甲所经历的那些磨难就在水花飞溅中艺术化地呈现在舞台上,这时一群身怀六甲的母亲们缓步踏着水走来,体现的正是每一代马六甲人身上所孕育着的新生和希望。正是因为在战争中、混乱中、饥饿中,都有这样一群妈妈们奉献出一个又一个生命,马六甲人的文化与精神才得以传递到今日。
总归要有不同
广告宣传上说,这是一部带人走入马六甲历史的表演,但本人却觉得,这并不是简单意义上“历史”的表演。把几百年的历史浓缩于70分钟的演出,无论交给谁恐怕都是难题一道。
尽管老人叙说自己是1948年的一个弃婴,但看完这段故事,不难看出它强大的象征意义,隐喻着马六甲包含的葡萄牙、娘惹、印度等多元文化,悉心养育着一方人民。借由母亲与孩子的感情表现城市与人民的关系,把历史变迁和文化影响娓娓道来,温馨中牵动情愫,深沉中寄托怀念。
如果抱着看“历史”的角度走入剧场, 那么恐怕会感到一些遗憾,但是收获的是另一分感动。那些历史上的事件还是让它们属于历史,舞台上的“又见”总归要有些不同。
在马六甲市区驱车,要经过一段空无人烟的地带,这正是填海建岛的地方。眼见周围空无一物,正犹疑剧场在何处时,临海而建的高大巨型白楼已然在眼前,上面写着“又见马六甲”华巫英三种文字。
离开剧场时,已是日落时分,演员们都纷纷出来与观众合影。这时抬头仔细看看,剧场四面的墙体都是一片片鱼鳞状的白色面板,像云朵,更像水波。云聚云散,亘古不变;水流绵延,世代不断,这不正呼应着《又见马六甲》诗意化的演绎风格吗?
在报纸上看到《又见马六甲》已经上演,决定北上这座古城,一睹为快。
演出开始,发现舞台原是旋转的,运用灯光效果打造出幕布前后的两个表演区域。幕布后又分隔出无数个表演区,大小各异,布景分明,有高有低,错落有致,灯亮则动,灯灭则止;配合幕前的表演区,再加上多媒体动画投影在幕布上,可谓相得益彰。偌大的舞台上有无限的变化,或展现娘惹的历史,或营造老人的梦境,或回顾人物的过往,一切都在旋转中闪现,又在旋转中逝去。
水花飞溅中的磨难
《又见马六甲》选择的角度是诉说历史,而不是还原,更不是再现。作为马六甲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郑和高大的形象并没有出现;西方殖民者以及无数次的战争场面也没有出现。演出本身没有定位为“史诗”,讲述重心始终围绕在“(马六甲)人”上,撷取历史的片段穿插起来,更像一首优美的散文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