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先生来自书局家族,年轻时自立创业,经营有成,投资有道,始终不忘初衷,即便在华文处境日落西山之时,仍不遗余力,支持各地作家。
也以此文,敬悼陈孟哲先生。
策划这个系列,所持信念是:“让我们走向艺术家,把艺术家带到读者面前”。书出版时,推介会上有好多感人的场面。文化工作,即是你及时行所当行,丰富现在,为将来累积资源。
2012年中,编印精美,文图扎实的上下两大本的《艺等人物》面世。早报副刊在2007-2009年间,由胡文雁、周文龙和吴启基访问了100位国内外艺术家。本书选录了78篇本地艺术家的故事。
1956年创立的“青年书局”,在书城的门面,最后挂着董沅书题的大红对联“青春壮志把书读 / 年少英才创新局”,令人缅怀。创办人陈孟哲老先生在2016年以96岁高龄辞世,在这之前的两年,书店已拉下门闸,另移网上作业。
早报副刊对青年书局和陈先生是支持和敬重的,对陈老的认识,我多是阅读同事张曦娜的报道。回说那一次餐后,韩经理表示希望出版我的一本著作。当时我已从早报调往晚间报纸,灵机一动,建议不如请青年和早报联合出版一书,纪念两个老牌机构的文化情谊。
从小坡大马路到进入书城,衡诸逐渐凋零的老牌书店,青年书局始终充溢干爽整齐的气质,书种有其特色。我并不认识陈孟哲先生,上书局,偶会看到一位老先生拿着掸子,整理图书,礼貌的打个招呼。
“既然由编委会选出,就要尊重游戏规矩”,就这事,此说我并不全然认同,主要是不能因大多数编委对新华文坛的认知不足而由新加坡作家承担。饭局后,韩经理悄声说,陈先生心里是介怀的,但尊重编委会。耀明在《敬》文中透露,希望出版续编,以便有机会转圜,可惜未能落实。
他生前的最后一次大手笔,是出资与香港《明报月刊》合作,出版“世界当代华文文学精读文库”,主策人明月总编辑潘耀明(彦火)上周在副刊悼念陈老的文章《敬惜字纸》中,有所追述,包括他对于由各地28位名家组成的编委会,票选出50名作家,新加坡作家竟然缺席,不无遗憾,
青年书局的“标志”如一张藏书票,木刻线条,田埂上,一年轻人一手提浇水桶,一手把锄。虽言“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但读书的事,要有收获,一定要懂得耕耘。
当时耀明兄来新,青年书局韩瑞琼经理做东。耀明自年轻时受邀来新参加文艺营之后,他是历届作家群中,一位数十年如一日,以作品和事务行动关心新华文坛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