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到一篇李辰冬先生写于1975年的文章《悼念亡友连士升先生》。李辰冬和连士升是燕京大学的同学,他俩都喜欢写作,在校期间,每次见面,一谈就是几个钟头。1964年,李辰冬应新加坡义安学院之邀,来星洲教学,一住六年。在新期间,两位老同学走动得很勤,甚至两家人(包括夫人和子女)的来往也非常频密,经常聚餐。

李辰冬教授以研究《红楼梦》和《诗经》著称,尤其他对《诗经》的研究,备受推崇。1989年,作家阿城在洛杉矶的一家书店买到一本李辰冬的《诗经研究方法论》,它是李辰冬继《诗经通释》《诗经研究》之后,关于诗经的第三部论著。阿城说:“不料这一读,竟读到天亮,躺下后想,怎么从来没听说过这样一个人,这样一种解释呢?”阿城对李辰冬很佩服。

现在回到李辰冬写的悼友之文,文里提到“白熊”餐馆。李写道:“他(连士升)约我到一家俄国餐馆叫‘白熊’的吃红烧牛尾。他说这家的红烧牛尾最好,只有礼拜二的中午才有。餐馆虽小,却非常优雅,一二朋友谈天小聚是最好的去处。他说‘我请朋友吃饭大都在这里,一方面实惠,一方面可以畅谈。’……这是我们离别数十年后的第一次相聚。”看了这段文字,我很好奇这家“白熊”餐馆还在吗?隐约记得联合早报报道过几家海南人开的西餐馆,似乎有一家与“白熊”有关,翻出那张报纸(今年1月5日),果然“白熊”就是Shashlik的前身。

李辰冬关于诗经的几本著作,是他寓居星洲六年时最终完成的。应连士升约稿,他书里的部分文章,还刊登在《南洋商报》上。我们常常提及当年的南洋大学有不少大学者、名作家前来讲学,譬如凌叔华、潘重规、佘雪曼、黄勖吾、王叔岷、苏雪林等等。其实,上世纪60年代,义安学院在刘英舜院长任期内也聘请不少重量级的教授,譬如李辰冬、钱歌川、巴壶天及南来诗人刘延陵。

当年白熊的老板,30年代曾住在上海接触到不少俄国人,并爱上俄式西餐。他1963年在新开设白熊(White Bear),厨师都是海南人。新加坡的海南人很多从事餐饮业,他们到洋人家庭当厨子,学会了做西餐、冲咖啡。或许“海南式西餐”不够正宗,但却独树一帜,受到欢迎。“白熊”到了80年代,因经济不景气结业。后来餐馆的九名员工另起炉灶,1986年在远东购物中心重新开业,取名Shashlik,仍旧是俄罗斯餐。我1998年刚来新加坡时,师母淡莹带我去过几次,爱点罗宋汤、红烧牛尾。印象中,餐馆的气氛很特别,红红暗暗,老情老调,服务员几乎都是上了年纪的。现在Shashlik由陈氏兄弟接手,哪天要去试试,重温老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