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石叻古迹》专栏成了读者每星期四必买《星洲日报》的理由之一,也如同敲响一记响钟,把人们从习以为常的麻木中唤醒,令之惊觉身边的古馆古祠真有可能一夕消失于无形!今天回望, 70年代可谓本地文化遗产保留的起点,当年英文与华文源流知识菁英的殷殷建言,对市区重建当局重思岛国文化遗产的保留规划,当是起过不小的作用。

年末整理书橱,无奈跟往年一样进度缓慢。手上每一本都是好书,让人不禁停下来、翻几页,如同与好友相逢总能聊上好一会儿。收藏多年的《石叻古迹》便是其中的一本,那些年是它带着我见识了岛国文化遗产保留的岁月之初。

今年3月,我们有幸列席石叻六侠的年度聚会,终于在珍藏本上集齐了六人的亲笔签名。也是在那次聚会上,发现40年多后的他们心里仍燃着一把火:吴华的地方史耕耘欣见结集,张清江文史类译著等身,李奕志继续深造刚获博士学位,张夏帏则专注研究当代画家群;而由柯木林主编、林孝胜协编的《新加坡华人通史》也于年前隆重出版。

专栏背后的六名年轻人都不过二三十岁,当时分别在政府机构和华文报馆工作。志趣相投的他们这回再度走到一起,为的是 “不使宝贵古迹沦为淹没”。一念即起,立刻付诸于行,只见他们各就各位,配合无间,有如武功高强、默默行事的一组城市隐侠:领头的柯木林负责策划访古行程,张夏帏、李奕志专事拍摄相片幻灯片,林孝胜、张清江和吴华则专事碑文匾额的现场抄录。田野工作一经完成,各人回到案前梳理消化、撰文配图,化作一篇篇内容翔实、图文并茂的研究文章……

饭桌边听着他们兴致勃勃地谈着手头的研究、未来的计划,当下便想:心若年轻,岁月不老,诚哉斯言!

很快地,这组文章于1975年结集成书,书名直取专栏名《石叻古迹》,并请到南洋史学泰斗陈育崧为之作序,甫一推出便深受读者喜爱。进入千禧年后,我们也藉《石叻古迹》与六名作者结缘,曾“按图索骥”般地寻找古迹芳踪,无奈再也无法找全,叹惋之际愈发感到当年这群年轻人起而行之、尽力捍救的可贵。

1970年代伊始,新加坡市区地平线起了变化,旧屋窄巷开始成片消失,让路给现代城市整体重建,有着上百年历史的会馆书院、神祠庙宇,也都面临着无声无息隐入历史的命运。很多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可面对时代大潮人们往往发现自己有心无力。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名为《石叻古迹》的专栏,自1973年5月开始悄悄出现在《星洲日报·星云》副刊。这个由六名年轻人经营的专栏,每周一文介绍本地华族传统建筑——古色古香的天福宫、星洲名寺凤山寺、典型华族庙宇玉皇殿,还有开埠早期的恒山亭、金门会馆、萃英书院等,在文字和图片里再度峥嵘轩峻,笔端低吟中能听见苍茫感喟,图片镜头下竟如此摄人心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