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的能力是人最美好的处境,感受的能力也是人最痛苦的处境。
这样子,我终于可以解释人类处境里的种种矛盾和复杂。你对一个人从来也不会只有单纯的喜欢或不喜欢,你对一个事物的评价(除非它威胁到你物质的存在,譬如死亡与伤残)也不会只有单纯的好或不好。因为你身上7x 个原子,每一个都是一个个体。想一想,你要花多大的力气,才能让它们都心甘情愿地往一个方向行动。
收到R从香港传来的短信,一首《梦田》,他说听着快哭了。我们少年时期唱的歌。
一首歌开启的记忆和感受,也是对人类处境的蹂躏。我说:新年回来,唱给你听。
所以死亡以后,一切被分解为基础物质,回归宇宙物质的大循环中。
纸上一板一眼的生物化学物理方程式是一回事,任一个人多么相信、多么能证明物质的伟大,记忆和情感最终还是对人类处境的终极蹂躏。你不可能告诉自己,这只是物质作用,只要不去触及那些记忆细胞群,就没事了。
这样子看来,我之所以是我,你之所以是你,要感激所有的物质在凝聚成“我”的那一刻,生命成型的那一刻,石破天惊的巧合。因为是宇宙物质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受到宇宙间所有力量的影响,包括每一颗星体、每一朵花开、每一缕风过,也就不稀奇了。
从物质的角度,如果我们被彼此深深吸引,原因大概只有一个。我身上每一个原子,被你身上每一个原子释放的能量吸引,它们以同样的频率、同样的磁振微波在原子的无边宇宙里舞蹈,靠向彼此。
山外山
或许因为一个人身上每一个原子都还在释放着与当时相同的能量,但是那个以同样的频率、同样的磁振微波一起舞蹈的对方、的环境,都不复存在了。
所以,科学家教授们眼中的世界,可以很唯物,也可以很美、很浪漫。
感受不到相应频率的人,身上所有的原子,于是只能孤独飘荡在无边宇宙里……只能用眼泪的物质,向宇宙换取面对人世的力量。
我身上每一个原子,被你身上每一个原子释放的能量吸引,它们以同样的频率、同样的磁振微波在原子的无边宇宙里舞蹈,靠向彼此。
记忆明明很美好,为什么会要掉泪呢?
如果人就如教授们说的,是基础物质,一个成人身上有大约7x 个原子,每一个原子任何一个时候都在和其他原子,和所有其他环境里的力量发生作用,你说一个人一个时候要承受多少累积起来的刺激和感受?每一个原子都在释放能量啊!
友人L管那叫做“ravages of human condition”(人类处境的蹂躏)。人与生俱来花费最多力气在应对的,不过是身上每一点物质,和周遭的物质碰撞、对抗、妥协的过程。看似轻松,却都是“ravages”(蹂躏)。要从一次次的ravages里面重生,让物质仍旧以最美好和谐的方式组合繁衍,那就要看个人的功力了。一不小心,当初那石破天惊的巧合,就只剩下没有节制、丑怪无比的酒囊饭袋而已。
更不要说,这些原子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一直在和宇宙万物循环,最明显的是通过进食和呼吸,但很多其他力量也影响着这个循环的过程。你要怎么让它们循环成一个你愿意看到的未来的你。
听了几位诺贝尔奖科学家对记忆和灵魂的诠释。他们都是唯物主义者。
那或许因为,在所有物质凝聚成你、凝聚成我的生命的那一刹那,造就我们的力量是彼此和谐的。
利根川进是原籍日本的美国科学家。研究了他的资料以后,其实也很想坐到他的面前采访他。他对记忆的诠释和深究是其一,年近80的老教授也有很痛苦的记忆。他非常优秀的一名儿子18岁的时候,在教授执教的美国大学自尽身亡。那个时候,少年才入学没多久。
物理学家维尔切克(Frank Wilczek)说,物质(matter)以外的灵魂并不存在,思维是物理作用的结果。细胞生物学家利根川进说,记忆是因为记忆细胞群之间产生了联系,是生物化学作用的结果。当然,生物化学作用去到最基础,也是物理作用。
不再有机会见面的人,不再有机会重温的昔日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