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日内阴阳二气的变易来看,两仪图中阴气最重的自然是全黑的午夜,阳气最盛的是全白的正午。过了午夜,渐渐地阴消阳长;过了正午,慢慢地阳消阴长。一日内阴阳二气相等的两段时间是卯时和酉时,即凌晨和傍晚的5点到7点。佛道中人的早课晚课多在卯酉二时,因为那是吸纳阴阳二气天地精华的最佳时间段。古代官员上早朝,也在阴阳交汇的第一时间“点卯”。

从一年内阴阳二气的变易来看,两仪图中阴气最重的自然是全黑的寒冬,阳气最盛的是全白的炎夏。春天时阴消阳长;秋季里阳消阴长。一年内阴阳二气相等的两天是春分和秋分,过了春分即昼长夜短,过了秋分则昼短夜长。

我不知道寡民小国法学院的教授怎么阐述中国历史,儿子也还没正式上课,更没告诉我课程的具体内容,要怎么回答才能让对中国文化素来不感兴趣的儿子听得明白呢?

儿子新挑了一门选修课,开学不久即不知从何处找来往年的考题,发微信问我的看法。其中一年的题目是:“中国历史是个回环往复的大圆圈,你同意吗?”

我这几年在大学开过一门介绍先秦诸子的课,讲老庄前定会在白板上画一个大圆圈。一脸困惑的学子们大都以为那只是“舍割”(Circle),我却说那是“道”。因为道“非常名”,所以“道”也可名为“天、常、一、太一、久”等等。在这个大圆圈里画一个反S,再把其中一半涂黑,立马出现黑白分明的阴阳两仪。加上外围的大圆圈、阳极中的黑眼和阴极中的白眼,就是众所周知的太极阴阳两仪图了。

从人的一生中阴阳二气的变易来看,两仪图说的是乐极悲生、福祸相依的世情常理。阴极中的白眼和阳极中的黑眼,正好诠释了《老子》第五十八章中“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精义所在。

外围的太极是不变的“常”,里边的阴阳两仪却是“气”的流动——阳盈则阴虚,阴消则阳长。太极中的阴阳二气既是流动变易的,研究阴阳变易的书,自然得名之为《易》。

从朝代更替中阴阳二气的变易来看,两仪图说的是物极必反、盛极必衰的历史规律。从单一的历史事件去审视,西汉文景之治的全盛时期,刘濞自是阳极中的黑眼,七国之乱三个月的黑暗平叛,周亚夫可视为阴极中的白眼。唐代开元之治的灿烂辉煌,安禄山史思明是阳极中的黑眼;安史之乱八年多的暗无天日,郭子仪李光弼肯定是阴极中的白眼。

儿子搜来的往届考题说“中国历史是个回环往复的大圆圈”,严格说来不太准确,因为回环往复的仅仅是大圆圈里流动的“易”,最外围的“道”,是永恒不变的“常”,所以始终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