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初期和中期,从中国来新马打工的华侨,把赚到的钱,连同家书(福建方言叫批),寄回家乡,统称“侨批”,也叫“银信”、“汇兑”。当时汇兑业务蓬勃一时,而这些华侨家书成了很独特的史料文献。201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这些“侨批档案”,列入《世界记忆遗产亚太地区名录》。

我家经营汇兑始于1948年,是附属于父亲的金铺内,目的是为顾客提供额外服务,把钱送到家乡的亲人。当时殖民地政府严格管制外汇。要经营汇兑,必须拥有执照。父亲通过朋友介绍,购得“信通信局”营业执照。至于介绍费,出让(过名)费则不得而知。

到了80年代,人们教育水平高,人人识字,不再有代客读信和写信的需求;与此同时,各地银行也纷纷建立,负责汇兑业务。汇兑行业逐渐没落,而我家的信通信局,经过40多年后,无疾而终。

当时汇钱的华人,来自中国各省的乡镇。经营汇庄者大多数是和顾客“同声同气”,来自讲相同方言的故乡。无形中新加坡出现很多不同方言群的侨批、信局、汇庄,让人以为这行业带有籍贯方言帮派歧视。当时广东人的汇庄有安昌金铺的信通信局,余仁生汇兑,永昌金铺和利安金铺等。海南人的有顺成隆,是退休报人王振春家族经营;有汇兑街之称的海南二街Purvis Street,也有很多海南人汇庄。至于潮州人经营的批局,很多是集中在余东旋街的马真街潮州街一带,知名的有再和成等。当然还有福建、福州、客家汇庄等。

汇兑生意的好日子并不长,尤其是新中国时势动荡,货币随时贬值,汇率波动,外汇统制严厉。而且和各地众多联号来往,遇到周转不灵,汇款被扣起,交款延误,有损信誉。结果先父决定缩减中国汇兑业务,只经营马来亚的汇兑,为那些在新加坡打工的马国人服务,把钱送回家。

做汇兑就要在各地有联号,收到汇款后,寄信通知各地联号收款人的名字、地址,以便把现款送上门。当年,我们是通过香港联号何广昌金铺代办(老板是先父同乡何鸣石,在怡保开金店,在马来亚兼做汇兑)。联号每周会派出伙计,带着现款去广东珠三角地区,亲自把汇款送到城乡镇各地,让收款人签收。然后把签收的回条,寄回给我们,等顾客来领取,证明汇款的确送到家人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