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他在《星中日报》副刊《星火》上发表《南洋文坛报屑》《关于几个副刊》等文章,批评当时的编者。此举引发一场笔战,特别是《狮声》及其编者李紫凤,他们认为李润湖的文章影射意味浓厚,于是开辟三四个“笔战专刊”,攻击李润湖的文章与个人行。然而,笔战失焦,最终不了了之。即使如此,这场笔战也开启对不良文艺倾向的反思。可惜,李润湖在1947年时突然患病逝世,享年只有34岁。后来方修在1980年编选出版《李润湖作品选》,为李氏与后来读者整理出一本较完善的集子。
李润湖在马华文坛是个特殊的例子,不仅多产,且笔锋尖锐,发表的短文带有犀利的思想。他在报刊发表的文章超过百篇,主要集中在《晨星》《新光》《南洋风》等,是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期马华文坛的活跃作者。
李润湖在《拿镜自照》中表达文艺在自己生命中的重要性。他提到:“在生活上,我常痛恨自己,同时也痛恨社会和这世界。我的性格,是四方的,在这圆的社会里实在有点不行。”可是,当谈论文艺时,他认为“文艺,是己之所爱,也是我的精神活动主要课题”。在整体文学的思考上,李润湖坚持文学与社会历史脱离不了关系,并指出:“文学底发展,基于社会的结构,社会的结构,况定于历史的进化。一切没有社会基础,违背历史进化的文学,不过是返照的回光,断不能存在的。”
1913年出生的李润湖,笔名十余个,包括宋千金、柳红玉、梅颂明、邓匡君等。1934年开始在新马发表文章,曾担任《新国民日报》采访主任,1936年至1939年间担任《新路》《新天地》《新原地》等副刊主编。
李润湖也关注新马文坛文学批评的发展。他在《马来亚文学的正路》中直接表明当时文坛需要的是批评,谴责当时的文艺批评是“幼稚、纷乱”,他也发表《南洋文艺界与批评》《写稿与投稿》等分析文学批评的文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