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来亚本位的概念成形之前,新马文坛尚未有明确的“马来亚”概念,而是以“南洋”的整体区域概念,推动地方文艺的发展,例如:曾圣提等人提出的“以血和汗铸造南洋文艺铁塔”,或是浪花、慧聆等提出的“南洋新兴文学”。关于“马来亚文艺”名称的出现,有两场论争让新马华文文学从“南洋文学”走向“马来亚文艺”的正名。
首先是在1934年3月,丘士珍以废名为笔名,在《狮声》副刊发表《地方作家谈》,介绍符国汉、吴仲青、哥空、郑文通等14位作家。废名在文章中有具体的定位,他定义“马来亚文艺”为“居留和侨生于马来亚作家们所生产的文艺”。在地方作家的概念上,他的思考较具前瞻性,在包容作家的前提下,定位在“凡是在某个地方,努力文艺者,曾有作品贡献于某个地方者,无疑我们应该承认他是一个地方的地方作家。”
另一场论争是1936年9月发生的“关于马来亚文学诸问题”论争,由曾艾狄在《星洲日报·出版界》中发表的一篇杂文《马来亚文艺界漫画》引起。该文指责当时文艺界的种种“不满”现象,如理论上的“搬尸”(喜欢搬用中国文艺理论的现象)、公式化,创作者对于当地关注度不足,副刊编者漠视创作,口号化杂文充斥等。
废名的论述发表后,许多人对他介绍14位作家的标准表示质疑,也有批评者认为他不够客观、“不科学”,流于“主观情感的捧场”等观感便缠绕在“马来亚文艺”的讨论上。废名也不乏支持者,双边形成论战,维持两个月。
对新马文坛而言,两场文艺斗争开启马来亚地理概念的形成,进而有“马来亚文艺”的使用,作为后来地方写作的重要起始。
方修除了质疑废名的作家名单之外,同意《地方作家谈》是第一次提出“马来亚地方文艺”的地理概念。
文艺界对于曾氏的批评反应热烈,作者一礁、马达、邱家珍等都提出不少异议,造成讨论热潮。最后因有人呼吁应急需建立抗日统一战线而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