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场的《平湖秋月》,真的是很平。高胡演奏其实还不错的,可似乎缺乏了一点“头手”的自信,整首乐曲的演奏,感觉广东音乐无形中有点被江南丝竹化的倾向。我倒是比较喜欢余乐夫写的小曲《踏雨心晴》,回归了广东音乐擅长于生活小境的描摹,对生活情趣无不流露着关注的传统。独奏与小乐队伴奏的写法恰到好处,高胡演奏声情并茂,仿佛看到了其父余其伟影子。(笔者20年前曾在台湾与余其伟和李助炘先生一同工作了十余天)
这场围绕广东音乐风格所展开的音乐会,有些是比较道地的广东音乐改编作品,有些仅使用了某些广东音乐素材而自成一格。首曲《旱天雷》,借喻旱天雷雨,表现雨过天晴,奋发进取的正能量。编曲者大量运用不少流行音乐因素,强烈的声响一浪高过一浪,扬琴独奏片段就是那闪亮的浪花,唯爵士鼓演奏太过猛烈,好似地震将引发海啸一般。
(作者为本地音乐工作者)
彭修文改编的《步步高》,尽显出大师的风范。不管是广东音乐的抑扬顿挫韵味,还是圆润的乐队音响,都堪称经典中的经典。高胡演奏家余乐夫自己创作的《秋江水云》,比起《粤之海》更像一首演奏家在某种地方音乐启发下,自发创作的音乐作品。虽然能辨别出某些广东音乐元素,但是与许多展现技术部分似乎缺乏风格上的联系,配器方面也仅局限于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样式。
《辛亥之诗》低调刻画历史篇章
广东音乐兴起于清末民初,正好与孙中山所领导的辛亥革命时间点吻合,也与孙中山的广东籍贯及前期革命活动的地域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当新加坡华乐团3月31日的“粤风”音乐会节目单上最后出现一曲《辛亥之诗》时,一点也不会令人吃惊。
最后压轴的是房晓敏的《辛亥之诗》。作曲家尝试用广东音乐的素材与辛亥那个时代刚传入中国的某些西方音乐音调相融合,刻意制造出那个时代的印迹,作曲手法简练有效,很低调地刻画出了辛亥革命这一历史篇章。纵观全场音乐会,叶聪总监左手带伤上阵,依然能很好控制整个乐队,并让乐队在临时租用的音乐厅,逐渐找到了自我。
《工尺合士上》,是李助炘于90年代初所写的一首小品,在当时算是很有创新的作品。他对广东音乐有很深的了解,作曲技术运用很娴熟,音乐清新,令百姓喜闻乐见。王丹红的《乐队扣连环》取材于传统音乐《连环扣》,余乐夫和杨伟杰这两位广东籍乐手总算联手一起演奏,表现果然不同凡响。如果说《工尺合士上》努力从传统中寻找突破的话,那么《乐队扣连环》则选择在15年后,直接让传统与现代发生碰撞。不过,王丹红很技巧地在传统中插入某个(现代)梭子,并运用了核心动机的不同变形发展,让传统和现代彼此沟通和尊重,并相映成趣。
《粤之海》由张维良所写,表达了作曲家对广东沿海地区自然与人文的一种感受。笛子演奏家杨伟杰在乐曲开始部分的喧闹音响中,似乎用梆笛难以找到发挥的机会,不时被音浪屏蔽。终于到了慢板的部分,杨伟杰的曲笛才得到了很好的展示,只见他举头遥望粤之海的星空,团团优美的笛音,阵阵飘向听众席,引领大家去广东沿海甚至闽台海域,潇洒地走了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