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喜欢看吊威亚飞来飞去的香港武打片,对刘松仁饰演的陆小凤印象深刻。前些日子,74岁刘松仁接受《明报周刊》访问时说:“我五六十岁开始才学习什么是爱,是妈妈教会我什么是真爱,然后我发现以前所有的爱,都是经过计较和计算后的付出,并不是真爱。”被娱乐圈公认孝子的他,坦言从有“认知障碍”(也称“失智症”)的母亲身上,学会了爱,尽管过程十分痛苦。

其实,对老年人来说,生活起居最怕跌倒,往往一摔就造成健康生活的分水岭。跌倒与相关伤害在年长者中十分普遍。本地数据显示,65岁及以上人口中,有三分之一至少跌倒过一次,其中四成更因跌倒受伤而死亡。他们当中,30%会反复跌倒。

这种种情况其实也仅是我国迈入高龄化社会所须面对的一部分现实。而爱在这个时候,是否又是另一种计算或计较呢?

跌倒影响的不只是老年人的行动能力、自理能力,还有后续更现实的照护难题。由谁来负责看护?是找看护,还是自己或家人?有长辈出院后需要临时看护,曾打听过,约1小时23至26元以上。需要长期照顾的长者,或许雇请所谓的居家看护(live-in caregiver),相对负担得起?据网上资料显示,月薪约600至1000元。即使雇人照护,陪伴父母是我们不容怠懈的义务,他们陪我们长大,我们陪他们变老。

很多时候,我们都自以为懂得爱,自以为够孝顺,自以为付出得够多。直到家中长辈身体出了状况,才发觉所做的不仅远不如父母无私的付出,更后知后觉地发现,自以为的付出或许也是“经过计较和计算”?分配给父母的时间远远不够。

40+、50+的我们,上有老下有不大不小的孩子,有相对稳定的事业要守住,有一定的经济压力得承担。就在看似人生轨迹相对平稳的阶段,我们不约而同开始面对父母亲的衰老。当父母在面对自己日渐年迈,健康大不如前时,还要顾虑也在逐渐变老的孩子,担心成为他们的负担,怕拖累、怕麻烦他们。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