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驻留计划在本地遍地开花,受邀艺术家在特定时间内,从不同形式的赞助中滋养灵感,完成个人创作,焕活公共空间。从美术馆、图书馆、植物园以至酒店,为其增添艺文气息和鲜活生命力。完成后的艺术作品还能再作跨界延伸,形成艺文多重奏的面貌。

延伸阅读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馆长杨加玲受访时提到:“驻留计划举办至今,已有八名艺术工作者入选,他们以多元的体裁和主题,再现了本地文史风貌。”

人文气息浓厚、文学渊源深远的莱佛士酒店在2019年推出驻场作家计划。酒店曾接待毛姆、吉卜林等作家,也在作家的笔下绰约多姿,推出这项计划更如锦上添花。受邀的作家可在酒店内住一个月,置身这座拥有136年历史的殖民建筑中,探索周围景观、声音与氛围,也能和酒店人员会面,包括酒店总管、管理人员、门卫,以及有“行走的百科全书”之称的驻馆历史学者Leslie Danker,从而碰撞灵感火花。

李夙芯自称倾向“in situ”书写,此拉丁片语有“在原来位置”或“就地”之意。“我身在何处、看见什么,就写什么。它们不尽然要充满焦虑或情感泛滥,反而几乎都是关于周遭的一切有多美好、摄人心魄。前提是愿意留心观察。”

弗图的小说“The Raffles Affair: A Victoria West Mystery”,深受她自幼阅读且深深喜爱的侦探小说启发。她以酒店为侦探小说的背景,让小说人物、跌宕起伏的故事线与酒店建筑互为映衬。李夙芯则以诗集“How to Build a Lux Hotel”,呈现她驻留期间的所见所闻。

“我自小就热爱新加坡植物园,也收藏许多‘植物诗’,对我来说这次驻馆像是浑然天成的经历,特别有趣。”

女子艺术组合A Stubborn Bloom在国家图书馆创意驻留计划下,完成虚构短片“Elizabeth’s Diary: Teenage Love and Life in 1990s Singapore”。(受访者提供)

在2021年首批入选为驻留艺术家的,还有Stephanie Jane Burt和Daniela Monasterios-Tan搭档的女子艺术组合A Stubborn Bloom。驻留的六个月内,她们从国家图书馆、国家档案馆和亚洲电影资料馆的馆藏获得灵感,兼编兼演地完成一部青少年主题虚构短片“Elizabeth’s Diary: Teenage Love and Life in 1990s Singapore”,从少女的目光重新想象1990年代的新加坡生活。 Stephanie Jane Burt受访时说,研究内容围绕本地1990年代的青少年文化,搜寻的资料除了该年代的艺术作品,包括书籍手稿、戏剧、音乐和独立电影,也有关于反映消费文化的乌节路口述历史与照片,以及反映青年文化的报道、教科书和青少年杂志等等。

Stephanie Jane Burt受访时说,这次任驻留艺术家,让她们对当代生活与时装文化、女性身份等课题有了更深切的认识,对她们往后的创作也颇有裨益。带着这些经验与收获,她希望这部作品能有更多展示和进一步发展的机会。

莱佛士酒店发言人受访时说,每名作家都运用驻留期间的个人经历,以及与酒店人员和空间的互动,完成独具个人特色的作品。例如,自1980年代就是酒店常客的耶尔,在旅游散文“This Could Be Home”中讨论莱佛士酒店过去30多年的演变。在他的笔下,酒店的文学底蕴、现代化发展,以及未曾丢失的旧世界风采,紧密扣联。

作家酒吧配合诗集“How to Build a Lux Hotel”推出鸡尾酒,从左至右为Tiffin & Co、Balcon和Mikan,皆取自诗名。(莱佛士酒店提供)

她在2017年担任新加坡国家美术馆首个驻留艺术家,当时采用“艺格敷词”(ekphrastic poem)的创作形式,根据馆内不同展厅和主题画作发想诗歌内容,最终写成诗集“regarding”。“艺格敷词”也作“读画诗”,多指根据绘画、雕塑和建筑等艺术作品而作的诗。

自计划推出,曾任驻场作家的有英国作家皮科·耶尔(Pico Iyer)和新西兰作家薇琪·弗图(Vicki Virtue),今年入选的李夙芯(Madeleine Lee)则是首位驻场的本地女诗人。

多元艺术形式再现本地文史风貌

由 Daniela Monasterios-Tan(左)和Stephanie Jane Burt(右)组成的A Stubborn Bloom,曾推出另一部短片作品“Home Economics With A Stubborn Bloom”。(受访者提供)

作家笔下的莱佛士酒店

这项计划接受的创作形式不拘,包括视频、出版物、文学作品、艺术品或音乐作品等形式,涵盖新加坡的社会历史、设计、视觉文化等主题,也包括在地文学叙事。

李夙芯是2023年莱佛士酒店驻场作家,此前也数次参与其他艺术驻留计划。(莱佛士酒店提供)

驻留计划可谓艺术生产的孵育室。除了津贴或创作材料费报销,也提供刺激灵感的场所和资讯,同时协助艺术工作者与业内人员、研究学者或艺术家互动交流,拓展人脉。艺术工作者以创作语言反映驻留地的别样面貌,无疑也为相关空间塑造了不同的性格。

艺术驻留计划,让受邀艺术家身处异于平日的物理和人际交流空间,创作素材新鲜,灵感易被激发。驻留地的艺文面貌在艺术作品中则更加鲜活,让公众以新视角与艺术文化产生共鸣。推出驻留计划的机构和驻留艺术家,受访分享他们参与这一计划的收获。

写成诗集并出版后,艺术创作不一定止于书页,还能衍生出变奏。莱佛士酒店旗下的作家酒吧(Writer’s Bar),就根据“How to Build a Lux Hotel”中的诗作,定制五款鸡尾酒。回顾2020年,国家美术馆也赶在疫情封锁措施前与CAKE剧团合作,以“in this new world”主题演出再现“regarding”中的诗句。

对往后的创作颇有裨益

艺术驻留计划“常客”

例如,本地剧作家郑茵(Jean Tay)就在驻留期间完成一部剧作。通过研究圣约翰岛、旧圣安德鲁教会医院和旧米德尔顿医院的历史,她了解新加坡遏制传染病的方法的历史,以及公众对疾病的态度,以戏剧作品呈现这些历史和个体记忆。 生活在富有民间传说和民俗文化的新加坡,电影工作者Saleem Hadi对新加坡文学史上记载的超自然故事展开研究,甚至参观了传闻中的闹鬼之处,以电影呈现恐怖叙事。

A Stubborn Bloom自2019年组成,就着重研究女性气质和物质文化的概念和比喻。她们的另一部作品名为“Home Economics with A Stubborn Bloom”,对1970年代家政教科书进行重新演绎。这门科目在1998年以前针对年轻女孩授课,涵盖个人仪容、家务管理等方面,反映了女性身负角色和期望的变化。这部作品在2021年举办数次放映会,也延伸为新加坡艺术书籍市集上的“Lucy’s Dictionary of Femininity”装置展览。

酒店发言人说:“这些作品的相似之处在于,它们都体现了莱佛士酒店悠长的文学传统和恒久的背景,是如何激发作家磨练书写技艺。”

她举例道:“我们从图书馆找到一些青少年杂志,得以一窥当时青少年的兴趣是什么,以及少女的自我认同,社会向她们投以什么期许和目光?这些也体现了新加坡迈向千禧年时的发展方向。”

实际上,李夙芯是本地艺术驻留计划的“常客”,此前曾经担任新加坡植物园、新加坡国家美术馆和新加坡自然协会的驻场作家。2014年至2015年,她驻留于新加坡植物园,本地首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地。她先在植物园园长奈杰尔·泰勒博士(Dr Nigel Taylor)的导览下,了解植物园和其历史发展。之后,她从东南亚最古老的专业图书馆之一,即植物园内的植物学与园艺图书馆中搜集资料,也与形如行走资料库的植物学家、研究学者和工作人员交谈,以此搜集资料和创作灵感,出版诗集“flinging the triplets”。

李夙芯认为,正是各种微小细节,让酒店变得生机勃勃。“驻留期间,我既是静默的观察者,也是参与者。化身为房里的一只苍蝇、八卦的窃听者、耐心的聆听者、好奇健谈的人,我从这些身份中得到满足,对酒店的日常进行观察,试图用语言捕捉它的灵魂。”

焕活国家馆藏文史档案,以崭新的艺文面貌重生。2021年,国家图书馆管理局也推出了国家图书馆创意驻留计划(National Library Creative Residency),邀请活跃于本地的艺术工作者,通过国家图书馆和国家档案馆的文史资料汲取灵感,构思艺术作品,也让公众以新视角,和本地历史文化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