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美,迷你咖啡馆或餐馆也叫“洞穴”(hole in the wall),一般隐身在巷弄,店面袖珍,内外大概只有五张桌椅,专卖咖啡和简餐,个性鲜明。也有名副其实的就只透过一个洞口完成交易,完全不设座位,顾客取餐后就离开。除了餐饮,也有零售日用品的“洞穴”商店。在英国,这词语也指自动提款机。

Handcraft Coffee提供手泡精品咖啡。(曾坤顺摄)

杨锦文想借由咖啡馆,展示手冲咖啡艺术的人情味和重要性,“在机器人和技术越来越受欢迎的时代,我依然相信精品咖啡是一门艺术,希望吸引志同道合的人。我们更看重口味,而不是速度和便利。我们跟Sweet Blossom Coffee Roasters烘焙品牌合作,因为他们持有相同理念,采用小批烘焙和轻烘焙法,以保留咖啡的基本风味,并突出咖啡豆原有的甜味。”

小咖啡馆一般风格是餐单简约,重点在精品咖啡,不供主食,只有糕点,以手冲咖啡与手工糕点为卖点。顾客在吧台区,从选咖啡豆、研磨到冲泡,守候一杯精品手冲咖啡的出品,然后选个喜欢的角落,读一本书,听一首歌,品味一杯咖啡的风味。

Rookie's Coffee Shop有四个吧台及两个角落座位,还有户外的两张桌子和八张椅子。林子亮指出,由于室内座位少,他们能快速回应顾客需求,给于周到服务。在有限的空间里,咖啡师和顾客之间的互动更亲切,顾客听与看得到咖啡师所说所做,营造轻松有趣的氛围。顾客也可选择在户外饮食,享受老社区宁静的咖啡时光。但也因为座位有限,许多顾客也会选择外带。

杰荣说:“我们多数人的成长岁月都在百胜楼度过,在这里寻找二手书或是购买乐器。Narrative Coffee Stand这个名字也跟百胜楼相呼应,‘Narrative’是叙述故事的意思,有如我们叙述有关咖啡的来源与风味,分享我们的人生故事,希望跟顾客建立关系。这个名字符合百胜楼这个地点,这里也有很多二手书店。”

Pinhole Coffee Bar的招牌咖啡“Hello, Good Morning”,让顾客可同时享用一杯浓缩咖啡、一杯牛奶咖啡,以及一杯冷泡茶清味蕾。他们跟本地小型咖啡烘焙品牌合作,定期轮换浓缩咖啡和手冲咖啡的咖啡豆。何家仪负责烘焙蛋糕和曲奇饼,包括人气柠檬小蛋糕。

位于艾弗顿园的Handcraft Coffee。(曾坤顺摄)
上海“洞穴”咖啡馆。(互联网)

“洞穴”在国外

Handcraft Coffee的标志有特别含义。其大手牵小手的设计,象征杨锦文牵着刚满两岁的儿子,“这意味着我们在咖啡界像‘孩子’,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习,需要有人引导。我也期待能引导顾客进入咖啡的世界,一起探索咖啡之旅。咖啡的世界如此复杂,我觉得本地在精品咖啡方面仍处于‘幼儿园’阶段。”

Handcraft Coffee咖啡师乐于分享手冲咖啡的知识。

咖啡馆设在小坡一带的巴米士街(Purvis St),张洪浩认为,老社区小咖啡馆的魅力就在于局限,“尽管空间有限,我们以热情、真诚的交流,还有手冲咖啡和自制烘焙糕点弥补这一点。”

最近上海就出现一家“洞穴”咖啡馆,没有门窗,只有一堵灰墙,墙上开了个小洞,扫描二维码点单付款后,一只毛茸茸的“熊爪”会把咖啡从小洞送出来。顾客取咖啡时,可与熊爪互动,饶有趣味。

大街小巷都是咖啡馆,但近来有几家出现在老社区,且以“小”示众。这类咖啡馆从门面到室内空间小而少,有些外观只看到一道门,若没放慢脚步,容易错过。

体验空间同等重要

位于百胜楼的Narrative Coffee Stand与二手书店隔邻。(陈渊庄摄)

林子亮说:“我想建立自己的职场文化,以我喜欢的方式冲泡咖啡。现在饮食已成为自我表达的媒介,开设这家咖啡馆就为了达到这目的。”

Pinhole Coffee Bar的咖啡和自制甜点。(陈斌勤摄)
Rookie's Coffee Shop的特点是用爱乐压泡制咖啡。(张思庆摄)

他们跟三家知名咖啡烘焙品牌合作,有丹麦的Coffee Collective、澳大利亚的Market Lane,还有本地的Nylon Coffee。杰荣也售卖一些自己烘制的糕点,好处是能更好地控制质量与价格。

百胜楼的Narrative Coffee Stand,设在二手书店的转角处,具有咖啡香与书香交融而成的气质。创办人之一杰荣(29岁)说,他跟伙伴杨德安除了考量该地点靠近三个地铁站:百胜、政府大厦和武吉士,还有情感元素。

咖啡馆的空间同样在顾客心中营造一种期望,即是他们将有的独特体验。”此外,咖啡馆里有一面大镜墙,营造更大的空间感。倾斜的吧台以特定角度与壁镜相连,因此从各个角度都看得到咖啡师泡制咖啡的过程。咖啡馆外,有组屋区的长凳,顾客经常在那里喝咖啡,享受大自然,幸运的话,还会看到“常驻”艾弗顿园的公鸡和小鸡出游。

除了提供好咖啡,这类老社区小咖啡馆的室内设计,可一点也不马虎。近年各地不少咖啡馆流行走全白极简设计,Handcraft Coffee却选择深色系,营造神秘感。杨锦文说,当顾客从明亮的户外走进来,巨大的反差创造了像是进入另个空间的体验,“就如我们在咖啡风味上呈现新的、令人兴奋的味道。

创办人杨锦文(34岁)说:“我们每天大部分时间面对没有灵魂的电脑屏幕,喝杯咖啡,跟熟悉的咖啡师交谈,让人精神一振。小咖啡馆的空间不仅更加个人化,也减轻我们每天必须生产数百杯咖啡以支付高额租金的压力。这让我们有时间和空间磨练冲泡咖啡的技巧,并跟顾客建立联系。”

Narrative Coffee Stand可容纳约15人。杰荣说,好处是容易管理和打理,提供亲切舒适的环境,并跟顾客互动,但短处是存储空间不足,且在繁忙时段很快满座。

Pinhole Coffee Bar的手泡咖啡。(陈斌勤摄)

Handcraft Coffee★2 Everton Park #01-59 S081002

该咖啡馆的特点是用爱乐压(AeroPress)手泡咖啡,跟其他咖啡馆较常见的滤杯,如Hario V60或Kalita Wave不同。爱乐压结合了滴漏和压滤式咖啡机的特点,通过改变咖啡研磨颗粒的大小和按压速度,用户可按个人喜好烹煮出不同风味。配搭咖啡的糕点则有Little Big Coffee Roasters供应的柠檬方块和巧克力曲奇饼。

小咖啡馆进驻老社区,承载业者的成长记忆。

林子亮(28岁)选择在老社区红山创办Rookie's Coffee Shop,是因为那一带有他特别的记忆,他喜欢那里的氛围。

小咖啡馆除了主打手泡咖啡,也提供其他咖啡饮料如“Espresso Tonic”,即用特浓咖啡(Espresso)加汤力水(tonic water),酷似“气泡”咖啡。

Narrative Coffee Stand创办人之一杰荣。(陈渊庄摄)

老社区充满回忆

从装潢、饮料到服务,这类迷你咖啡馆更富个性。小空间拉近咖啡师与顾客的距离,凸显喝咖啡所讲求的那份人情味。业者更因业务小而得以把心力投注在产品质量上,减轻量产应付高租金的压力。

张洪浩(左)与太太何家仪创办Pinhole Coffee Bara。(陈斌勤摄)

迷你咖啡馆空间狭小,有的只能容纳五人。业者在有限的空间发挥各自的特色,从装潢设计到咖啡选项,为顾客提供丰富的个性选择,展示小咖啡馆的优势与魅力。比如,位于红山1巷的Rookie's Coffee Shop,百胜楼的Narrative Coffee Stand等,都是有趣的新旧对比。

他说:“祖父母曾住在女皇镇的史德林路(Stirling Rd),小时候我常到附近的爱客坊(Anchorpoint)和宜家。后来我在新加坡理工学院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念书时,也常去女皇道购物中心吃饭和购物。”

Pinhole Coffee Bar特意为咖啡师和顾客提供一个没有障碍的空间,让喝咖啡的体验更富人情味。

把咖啡馆设在老社区,有业者难以割舍的情怀。

Pinhole Coffee Bar★27 Purvis Str #01-02 S188604

小咖啡馆的魅力与局限

Handcraft Coffee利用墙镜放大空间。(曾坤顺摄)
林子亮选择在红山开设Rookie's Coffee Shop。(张思庆摄)

张洪浩(36岁)与太太何家仪(34岁)创办Pinhole Coffee Bar,希望为咖啡师和顾客提供一个没有障碍的空间。他们宁可咖啡馆座位少一点,也要有一个长形大吧台,打造利于大家自由交流的环境。

Rookie's Coffee Shop★124 Bukit Merah Lane 1 #01-144 S150124

老社区小咖啡馆虽小但五脏俱全,恰是它的魅力。

位于艾弗顿园(Everton Park)的Handcraft Coffee,只有五人座位,友善的咖啡师热情不减,仔细分享咖啡的不同风味。

Narrative Coffee Stand★Bain St Blk 231 Bras Basah Complex #01-05 S180231

Pinhole Coffee Bar坐落在巴米士街。(陈斌勤摄)

翻书说咖啡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