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香港,14岁便入行的他说:“早期香港师傅每人都有一份‘秘笈’,记录自己做菜食谱,但不随意和他人分享。入行当学徒时,我也是边观察边学习,靠自己领悟。然后把所见所学,记录在随身的小本子里做笔记。”
丹妮丝是圣淘沙Quentin's Bar & Restaurant主厨,共花了约八年时间搜集资料、试煮筛选食谱及编撰该烹饪书,花费不少心力。她早前出版过其他烹饪书,如针对厨房新手的“Mum's Not Cooking: Favourite Singaporean Recipes For The Near Clueless Or Plain Lazy”。
至于烹饪书在数码年代仍受欢迎的原因,烹饪导师兼美食作者陈耀威认为有几个原因。首先,人们下厨,尤其是高温翻炒食物或制作糕点双手沾满面粉时,比较少把电子器材带在身边。换做烹饪书,可把它放在橱架上,边煮边翻阅。
从即日起至7月31日,该菜单的怀旧点心包括:鹌鹑蛋烧卖、香荽鱼翅饺、橄榄水晶野菌饺等。其他粤菜佳肴包括:蜜汁金钱鸡、太极鸳鸯饭等20世纪七八十年代流行的粤菜,今时今日已很少见。
网上食谱信手拈来,美食视频一箩筐,资料显示,社交媒体TikTok上标记#TikTokFood的美食视频,共计252亿浏览量。找食谱很便利,已轻松在弹指间,但与此同时,却出现另一个现象——烹饪书销量上升。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人们不只是开始对下厨做菜感兴趣,也想掌握做菜点子,烹饪书2020年销量年比增长127%。
要煮出一手好菜,不只是食谱在手即可,还需要时间琢磨,不断调整口味,累积经验。丹妮丝说:“同一道菜,可有很多不同食谱版本,我会试煮后再整理自己的做法。”
即使是餐馆大厨,也会适时以烹饪书为工具书。香格里拉酒店香宫主厨莫杰强(58岁),近期策划餐馆50周年菜单时,以早期厨房记录簿的食谱为参考,“跟着食谱做菜”。
他认为,下厨时以嗅觉、味觉、触觉等来品味食物,同样地,翻阅一本烹饪书的感官体验,胜于滑手机刷屏看食谱。
陈耀威
怀旧菜烹饪书 叙述美食故事
不管是烹饪书还是线上食谱,只要是内容扎实优质,就是好食谱。陈耀威说:“当我想学某一道菜,就会参考食谱,筛选具有可信度的。”
莫杰强
烹饪书是厨师 精益求精工具书
数码年代,互联网上的食谱和烹饪资料,不胜枚举,厨房新手可随时参考。不过,即使资讯如此便利,去年疫情暴发,烹饪书出现了强劲需求,销量攀升,显示了疫情之下,人们居家办公学习,也愿意花时间拿起锅铲,走进厨房。
从小热爱阅读的他,对烹饪书情有独钟,新旧烹饪书收藏达几百本。近年来,他对怀旧烹饪书特别有兴趣,收藏当中包括20世纪七八十年代本地Female杂志每年出版的年度食谱大全。
他原本打算出版烹饪书,撰写家族三代家常菜,但因疫情暂搁计划。看到越来越多人对烹饪书感兴趣,莫杰强认为也有助提升餐饮界水平。
她说:“新加坡美食味道好,而且魅力无穷,人们无论什么背景,只要坐下来吃片咖椰吐司面包配咖啡,或印度煎饼配拉茶,美食就能打开话匣子,成为新加坡人的共同话题。”
疫情期间本地烹饪书销量增加
烹饪书不只是学习烹饪的素材或手把手教下厨的手册,也反映人们生活起居和饮食爱好的变化。
除了她筛选亲试的食谱,也邀请本地名厨分享,娘惹菜代表厨师温美玉(Violet Oon)及“现代新加坡”(Mod-Sin)菜系名厨刘伟仁(Willin Low)分别分享bakwan udang(虾子豆芽炸饼)和苦瓜豆豉排骨。
丹妮丝
出版烹饪书 记录新加坡菜肴
疫情暴发这一年来,美国烹饪书销量有三位数增幅;本地烹饪书销量也取得双位数增长。网上食谱选择五花八门,为何还有人愿意花钱买烹饪书?早报记者采访了本地烹饪书作者和计划出书的大厨,揭示烹饪书不只是美味秘笈,还是历史文化宝藏,令人爱不释手。
她拥有娘惹、葡萄牙等血统,从小向外婆和妈妈学烹饪,耳濡目染,“记得我10岁时,妈妈为了让我学习烘焙,特地买了昂贵的烤箱,还买了很多烘焙书籍给我。”
这些厨房记录主要是菜名和食材分量,没写步骤,所以莫杰强还是得自己诠释菜品。拥有40多年掌厨经验的他,曾在香港九龙香格里拉大酒店、新加坡莱佛士酒店、同乐集团等等任职,粤菜底子深。
除了作为疫情期间人们居家下厨的“帮手”,她也希望烹饪书的影响更长远。她在序文中写道,全球化的影响,给本地餐饮界带来新能量,但希望年轻一代不忘传统美食,因此希望将本地佳肴记录下来,传承后代。
本地欧亚裔厨师丹妮丝(Denise Fletcher,54岁)向来热衷于推广新加坡美食,认为它具有独特魅力,集合多元种族和文化特色,值得保留及发扬。
食谱菜式种类多,包括牛肉仁当、马来咖喱角epok-epok、娘惹黑果鸡、红豆碱水粽等。除了加入插图,书中也附菜肴介绍,俨如新加坡菜肴百科全书。
去年,她出版烹饪书"How to Cook Everything Singaporean",收录超过1000个新加坡菜肴食谱,涵盖马来菜、娘惹菜、中菜、印度菜,以及葡萄牙人与马来人通婚生下的后代族群克里斯坦人(Kristang)、犹太人等不同族群喜爱的菜肴。
相较于早期厨师“留一手”,现代餐馆厨房走开放路线,莫杰强认为餐馆应该把食谱都记录好,让年轻厨师学习,传承美味。他说:“同一个食谱,不同人处理会有不同效果。身为厨师,须懂得灵活处理,比如调味料的比例,灶火大小等等。”
“烹饪书的类别也跟着这样的需求走,近期可见较多的烹饪书以餐馆精致菜为主题,或强调健康饮食以及善用食材,减少食物浪费的食谱。”
陈耀威说,这批烹饪书当中收录本地知名烹饪书作者鼻祖Ellice Handy的食谱,她于1950年代出版“My Favourite Recipes”烹饪书,食谱种类齐全,当年走进了许多新马家庭。
他补充:“过去受欢迎的烹饪书以家常菜和汤品为主,自去年底以来,糕点烘焙、健康食谱及快速简便的食谱类较为畅销。”大众书局也出版食尽天下系列烹饪书,最新上架的是《养肺,养好身体》和《人气滋补靓汤》。
他撰写不少烹饪书,如收录怀旧菜的“Chinese Heritage Cooking”“NerdBaker”等。综述本地粿品文化历史和食谱大全的“The Way of Kueh”,去年获新加坡图书奖所颁的年度书籍奖。
新加坡的情况也类似,大众书局发言人受询时说,去年7月病毒阻断措施解封第二阶段之后,烹饪书销量呈上升趋势,一直延续至今,自今年以来烹饪书销售额呈双位数增长。他认为,去年人们在家下厨,以网络食谱为参考,而目前居家办公模式继续,人们想尝试更多样化的菜肴,转而参考烹饪书。
纵观这几十年来烹饪书的改变,他说,主要是内容和呈现方式与时并进,不只是直接记录烹饪步骤,还加入了更多资讯及故事,照片和排版也更引人入胜。
部分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他说:“食客除了品尝,若也亲自下厨做菜,会加深对餐饮和美食的认识。这对餐馆和厨师来说也是有益的,食客对食物鉴赏能力提高,鞭策我们不断地进步。”
他举例:“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食谱当年已走在潮流尖端,比如1979年度食谱大全,除了有大家熟悉的叻沙、马来米暹(mee siam)、摩摩喳喳(bubur cha cha)等,还有斯里兰卡咖喱、比利时砂锅菜(casserole)、三文鱼法式咸派(quiche)、威士忌柑橘酱等,口味非常国际化。”
至于天天在餐馆厨房工作的厨师,做饭烧菜的步骤信手拈来,几乎是“行走的食谱”了,烹饪书及食谱对他们又有何意义及价值?
丹妮丝说:“早期人们吃饭煮饭是为三餐温饱,现在下厨对不同人有不同意义,比如为了享受美食,或成了社交活动。这从而影响对食物及用餐的要求,开始讲究食材来源地,是否环保具可持续性,餐桌摆设精致高雅等等。
烹饪导师兼饮食作者陈耀威(48岁)认为,烹饪书也反映饮食文化,有的还是作者个人及社群的生活写照,可成为重要记录。他指出,近年本地出版更多怀旧菜食谱,反映社会民生及饮食文化面貌,引起更多关注是好事。
莫杰强透露,这本厨房记录簿是特地向前厨房员工借用的,是早期厨师所手写的做菜记录,推算年份的话,可能至少六七十年之久。他说:“这些记录簿里所写的菜肴有些几乎失传,或食材不易找了。重量也以斤两为单位,不是现在的公斤、千克,这也反映出厨房用具电子化的过程。”
一直以来,烹饪书是她的灵感来源,尤其手握一本烹饪书,感觉更实在。她说:“有些传统菜,现在很少见,翻阅烹饪书看旧食谱,不但能温故知新,也是我减压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