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钟情于椰浆浓郁的煎蕊。我对煎蕊要求不高,只贪那一点椰浆和马六甲椰糖的香味,不过对绿色粉条的色泽、形状、口感有些讲究。很多煎蕊粉条是暗淡无精打采的鸭屎青色,而我偏爱晶莹亮丽的翡翠绿。粉条形体要比米苔目更细更长,末端有点尖,如书法中“撇”收笔般。至于口感,我希望它能像珍珠奶茶里的珍珠一样有嚼劲。

盛放煎蕊的器皿亦多样化。瓷碗和瓷勺散发着古韵,似乎能让人更好地品味出古早味道。如今,则多以带柄的大玻璃杯盛放,再插上粗塑料吸管,如此饮用既方便又时尚。

“浆绿”(Cendol / Chendol)的译名繁多,“煎蕊”和“煎律”皆是闽南方言,印度尼西亚语则称之为“晶露”,在泰国和越南,则称此甜点为“珍多冰”。

煎蕊并非油煎炸的甜点,我戏称它“尖蕊”,即那绿色尖尖的花蕊。而“珍蕊”这个名字,听起来比较优雅,偶尔我还会故意把“浆绿” 读作“降禄”,好像这样能为家人带来好运。

旧时的煎蕊是在刨冰上铺上绿色粉条和红豆,再淋上马六甲椰糖(Gula Melaka)浆和椰浆。后来,摊主们为了增加色泽与风味,摊主常在煎蕊中加入阿答仔、玉米或仙草冻。如今,有些摊主还添加冰淇淋或榴梿,让此甜点的口味更丰富。

看过《撒哈拉的故事》,三毛煮冬粉鸡汤,她夹起冬粉,对丈夫荷西说:“这叫‘雨’。这是春天的第一场雨,落在高山上,被冰冻成一丝丝的……”

想起流动小贩那些年,孩子们会耐心等待印度大叔将刨冰配上料,然后用最慢的速度把小碗里的煎蕊吃完,还要将勺子舔得一干二净,仿佛在告诉大叔:“这碗,不必再洗了。”回想起儿时的那些美味零嘴,至今仍会忍不住流口水。

我不禁浮想联翩:我从碗里舀起一勺绿色煎蕊的粉条,逗弄老婆,“这是那条青蛇想起了那段紫色的恋情,默默承受着悲伤,悄悄流下的眼泪……”我娘子属蛇,因肤色较深,所以常自嘲是“黑蛇”。我担心她会追问青蛇是谁。“嘿!装什么文青?少来!”我惊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