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宫内厅将这座陵墓视为第16代仁德天皇的安息之地加以管理,然而,学术界一直对墓主的身份存在怀疑。由于特殊的背景,这座天皇陵至今未能进行内部发掘,考古勘测点仅限于周边,对于陵墓的构造有详细的测绘记录,得以分析出建造过程与方法。唯一窥见仁德天皇陵内部的机缘是明治年间发生的局部坍塌,暴露出一处随葬墓室,宫内厅对于内部的棺木与陪葬品加以详细记录,后将信息公开并加以深入研究。

尽管不开放给公众,仁德天皇陵南侧主入口设有参拜广场,地面铺设碎石,低矮的石制栏杆与铁花矮门隔绝了游客,保持了望向陵墓的开敞视野,可以看见域内的石制鸟居和郁郁葱葱的塚山,广场一侧立着宫内厅的告示牌,一旁的水池让公众可以净手后参拜,也是游客打卡拍照之地。

仁德天皇陵是日本规模最大的古坟,与中国的秦始皇陵、埃及的胡夫金字塔,并列为世界三大陵墓。坐东北朝西南的陵墓,兴建于5世纪中期,采用前方后圆的型制,形状像是古代的钥匙孔,外围设有三道护坟河,全长约486米,是世界三大陵墓中最长的一座,也是最低调的一座。考察前在网上做了些信息收集,知道这座天皇陵并不对公众开放,只能看到外围的壕沟树林。虽然做好了心理准备,然而,走在陵墓外围的道路上,一侧是宁静的住宅区,另一侧是铁栏杆围住的绿水青山,心里还是忍不住说:“哇,这就是皇陵?”

日本各地目前发现有16万处古坟,以百舌鸟与古市的古坟群最具代表性,这些大规模的墓葬兴建于三至六世纪,被称作是“古坟时代”(Kofun Jidai)。史家相信这些沿着大阪湾兴建的坟塚,其分布与规制是为了震慑从海上而来的商民,宏大的坟塚象征着王权与力量,富裕的达官贵人纷纷效仿,围绕皇陵兴建家族与个人的坟塚,逐渐形成古坟群落。方圆约4公里的百舌鸟古坟群是以仁德天皇陵为核心的45座墓葬。

虽然做好了心理准备,然而,走在陵墓外围的道路上,一侧是宁静的住宅区,另一侧是铁栏杆围住的绿水青山,心里还是忍不住说:“哇,这就是皇陵?”

这些神秘的古坟规模大小不一,除了大规模的天皇陵设有壕沟围栏加以保护,大部分的古坟作为景观融入到社区中。在仁德天皇陵与履中天皇陵之间开辟的大仙公园(Daisen Park)融合了多座古坟,占地高达38.5公顷,其规模之大出乎意外。虽然自认脚力可以,从仁德天皇陵参拜处走到履中天皇陵观景台,已经深刻理解为何堺市游客中心推荐租用自行车参观,的确需要充足的时间与充沛的体力。

墓葬遗迹是特殊的建成景观,在文化旅游开发上有着先天的限制,然而,大仙公园里的堺市博物馆与百舌鸟古坟游客中心,以8K高清晰度的航拍展示出皇陵的规模气势,以简明生动的方式呈现考古文物研究,引出因兴建坟塚所发展出的地方传统手工艺,带入在地生产的文化创意产品,细微之处是环环相扣的用心,将小难题做出了大文章。

大阪住家所在地叫“帝塚山”(Tezukayama),字面上看像是皇家陵园,原以为只是个地名,没想到还真有处“帝塚”,得空去看了看,只是座带围栏的小山包,现在开辟为公园,实在看不出有什么帝王之气。琢磨着是不是类似本地华人的总坟,做为先民遗骨合葬处,或者只是象征性的墓葬?直到去了堺市见识到大阪府的古坟群,才意识到帝塚山这座不起眼的小山包,是近畿地区遗存的千年古坟中的一座。堺市的百舌鸟(Mozu)与古市(Furuichi)的古坟群,于2019年联合登录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是大阪府目前唯一的世界级古迹。

在大阪常常会见到“堺”这个词,不仅是公共交通站点的名称,还有不少产品都会特别标注这个词,一直以为堺是大阪的一个区,没想到堺是座城——堺市(Sakai)是大阪府仅次于大阪的城市。这座沿着大阪湾形成的繁荣港口城市,从谷歌地图上看有着极为特殊的城市肌理,大大小小形状鲜明的绿地标注着“古坟”,其中百舌鸟古坟群在南海线(Nankai)和日本铁路(Japan Railway)的三国之丘站(Mikunigaoka Station)附近。到站后往铁道方向走一小段路,便能看到一条沿着铁道栅栏铺设的人行道,铁道的另一侧就是仁德天皇陵古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