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要经常陪伴外孙女去公共场所玩耍,我就开始寻找并随时留意,女儿住家附近和我们住家附近哪儿有游乐场地。这项行动还有了条件反射的延伸,有时候坐地铁,若行驶在高架路线上,我也会心有所念,注意从窗口往外观看,各个邻里或住宅区里儿童游乐场所的分布情况及设施的简繁程度。

标新立异才能吸引眼球——至今外孙女最喜欢去的游乐地点,是我们市镇中心商厦里的室内游乐场。里面的新奇玩意多:大屏幕游戏、泡泡球“泳池”、蹦蹦床以及大型乐高积木等,而且“封闭环境”内众多小孩聚集,互动更为良好。

长期观察的结论是,在组屋区,不论简繁,公共儿童游乐场所的分布是相当密集的,可以这么说吧,小孩子在住家附近方圆一公里内,肯定能够找到玩耍之所:跷跷板、滑梯、秋千以及画好了数字格子和其它有趣图形的场地等。比较优越的情况,像是女儿住家楼下,有两个近距离的游乐场,一个是给两岁到五岁的儿童玩的,跷跷板、短滑梯和木马等,另一个是给六岁到12岁儿童的,长螺旋和高直滑梯、绳索攀爬和快速旋转椅等。现在外孙女五岁多不到六岁,她两边都玩,可能早熟大胆,她喜欢去的还是六岁以上的那个,看她玩得忘乎所以,我却时常不太放心,要就近看护她,她不乐意,叫我走开。我们住家附近的情形也很周全:对面公园里游乐场所设施齐全,有秋千、模拟巴士以及造型复杂并附带超高超长滑梯的组合结构等;几百米外,更有一个喷水乐园,里面各种喷水龙头、大小水池和高射水枪水炮,小家伙们泡水冲浪打水仗可起劲了,往往听到家长们千呼万唤,小孩子还是置若罔闻,不愿回家,外孙女自然也在其列……

记得那时还是总统候选人的尚达曼在电视辩论中提出,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应该给他们更多时间玩耍,这一点我深为赞同,而要确切落实,相关场地和硬体建设是重要环节,以我的亲身观感,这方面新加坡做得很不错。

实际上,小孩子之所以喜欢去游乐场,还因为那里可以找到相同年龄段的玩伴,特别是家中子女少的孩子甚至独生子女,寻找哥哥姐姐弟弟妹妹是生理抱团的尝试与心理取暖的需要——游乐场内,女孩男孩各自假扮相互追逐,纷纷嘻哈统统流汗,旁边围观的老头老太也耐不住寂寞,跟着童心未泯地手舞足蹈鼓噪激动,这是一幅忘情忘怀感动感恩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