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影响个人思路广且深,其中以新约圣经对生命真谛的解读和金庸小说做人处事的侠义精神,从小陪伴我成长,虽然在实践上屡有缺失,未能恒常完善达标,还是努力在两方面的思路导航上,吸取宝贵养分,尽力做个有底气的人。
新闻系毕业后,有缘有幸任职明报集团,短暂的过程中,零距离感受到金庸先生小说笔下的处世之道,完全转化在报馆的工作文化里,前辈和同事的情操举止,都隐隐带着武林世界的侠义风范,多年后的今天,回想当时的人和事,仍然念念不忘。
金庸先生对小说改编成电视剧有一定的期望,因为尊重和需要获得改编的版权,香港合拍伙伴特别拜访金庸先生,精要地交代文学原著和电视剧情编写的差异,演员的选择以及合拍制作伙伴的背景和诚意,版权费用不是重点,确定能够保留原著的精神,才是金庸先生首肯的主因。
金庸先生与新加坡渊缘甚深,包括促成《新明日报》的面世,新加坡文化界前辈杜南发先生和在港发展的名人蔡澜先生与金庸先生私交甚笃。那一年,金庸先生伉俪到访狮城,顺道领养新加坡动物园小象,托杜先生和蔡先生的福,我有幸在晚宴中陪末席受教,实在是千载难逢的机缘。
金庸先生的百年诞辰纪念展,勾起几代人温暖美好的回忆,重温天马行空阅读的乐趣;或许小说中侠义磊落、有情有义的故事,在不经意之下,潜意识的成为不少读者在成长路途上的人生导航。
近日香港举办金庸百年诞辰纪念展,新加坡前外交部长杨荣文先生也赴港参观,与媒体分享对查良庸先生的敬意。中学时期已经追读金庸先生创办的明报,主要是被先生撰写的连载武侠小说所吸引,内容精彩万分,人物独特,追看性强,在文学、在历史价值等多方面含金量极高。查先生对时事评论的真知灼见,拜读后犹如上了一课深入浅出的政经民生议题。报上连载的武侠小说,引人入胜的情节中,包含伦理做人态度,不知不觉在脑海中散播了种子,影响我处事为人数十载,十分受用。
千禧年报业控股获得开创另一电视频道的牌照,掀开新加坡电子传媒新一章,当时优频道发展海外巿场,与台湾香港业界合作拍摄电视剧,其中的大型制作,是重拍金庸先生的小说《书剑恩仇录》;意想不到40年后竟然获得殊荣,代表优频道与港、台行家携手监制我十来岁时拜读过的小说,真的是有缘有幸。
金庸先生的小说如《神雕侠女》《书剑恩仇录》等,每隔一阵子都会改编拍制电视剧集,以年轻艺人担纲演出,务求与不同年代的观众接轨,通过剧情传承恒久不变的处世态度,以及高端说故事的文化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