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年代新加坡还没进入老龄化社会,今天社会步入老龄化,许多公用设施,必须考虑年长者的需求,因此,在那之后新建的组屋,几乎都有两三台通往各楼层的电梯,如今组屋越建越高,电梯还分“低楼区和高楼区”两组电梯,利用”分流”提高电梯运作的效率。
对于当个“政府厝人”,我是一点儿都不陌生,毕竟自从1965国家独立那年,我们一家在土地规划下,从甘榜沿加冷河而建的锌板屋,被“逼迁”(当年确实这么认定)到政府组屋,从那时起,我先后住过三房式、四房式和五房式组屋,随之就是前述的二十多年私宅。
凡此种种,无不显示一个深得人心,信用度高的执政团队,如何通过前瞻性、延续性、与时俱进的治理模式,在把政策落到实处上,其背后隐藏的用心与努力,归根结底,管理学无须搞到很深奥,其最终目的无非是“到位和心思”,简单地说就是让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感到方便和放心,细微之处见真心,处处为你遮风挡雨,确保出入平安,一切都以“人性化”为出发点,如此而已。
我回来了!打从1990年代搬到共管式公寓,“升级”当了二十几年的私宅业主,我又回归组屋生活了。
由于曾在组屋生活多年,加上住私宅期间的这些年来,从日常上下班、探访亲友,到经常光顾组屋区的小贩中心,让我产生一种错觉,自以为对组屋生活熟悉不过,其实身为过客和住客,毕竟存在极大的落差,直到两个月前迁回政府组屋,历经两个多月我才体会到,今时今日的组屋生态,已和往昔有很大的不同。
便民的措施,不仅体现在电梯及老人的福利,也落实在居民的出行方面,先不说岛国日趋普及的地铁和巴士网络,就说从出门那一刻,楼下增设有盖的上车下车处,上下车不怕日晒雨淋,有盖走廊还衔接周边各座组屋,甚至一路延伸到大路边的巴士站。我还看到小区车道旁边玻璃告示栏内,张贴了这一区无障碍通道的图解,使用者一目了然。
就说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兴建的组屋,那时十层楼高的建筑,只有区区一台电梯,电梯口设在半层、三层半、六层半和九层半,我们家住七楼,出门及回家搭乘电梯,都得走半层楼梯,直到多年以后搬到其他住宅区,老家那一带的老组屋,每一座才另辟电梯廊道,让电梯通往每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