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直升机”一词是在服役时学到的。当时在军官训练学院受训,同排者多数是英校生,华校生没几个。“中国直升机”或“直升机”含贬义,指英文半桶水;皆因从前有人在军中误将自身chinese educated (受华文教育)背景念成chinese helicopter,被当作笑柄传遍整个部队,后竟成为所有华校生称号。

现在的我,却早已不介意被冠上这两个“雅号”,甚至会很自豪地说,对,我就是喜欢“坐直升机吃马铃薯”的那一类人——其乐无穷呀!

本文起始提及的那对教友夫妇已庆祝过金婚。他们教育背景不同而相濡以沫了这许多年,或可作为我们学习双语的激励:坐直升机吃马铃薯,我们一定能!

最近参加一个教友聚餐会,和几对夫妇同坐。一对夫妇在自我介绍时先生用英文说太太是chinese helicopter,中国直升机;太太则用福建话加马来话说先生jiak kantang,吃马铃薯。真搞笑!

象征性的“坐直升机吃马铃薯”,又是怎么回事呢?对我来说,坐copter相当于不论学华文、英文,都必须达到一定水平,使能在较高的角度欣赏这两种语文各自所属的,东、西方文化的精髓,却又不会自视过高不接地气。吃kantang则可从这种原产于南美洲的食材早已走入全球各地食谱,广受欢迎而作联想:有了双语本领,不但在本地多元种族社会易于促进和谐,更便于和国外其他国籍者友好。

“吃马铃薯”一词也是在军中学到。那时,已在英国读了一年大学,放暑假回国服役两个月。特别注重不断提升自己英文水平,在英国不放过任何机会求进步,包括尽量将英语说得与当地人相似。却没想到如此说英语所获得的是反效果——竟被军官同僚说是jiak kantang (kentang)。那也含贬义,指洋腔洋调。天!

真正的坐直升机,起先在部队体验;往后也在旅游中遇到。最大的乐趣是从高角度看地上的一切,但又不似坐飞机飞得太高多看不到地面景致。吃马铃薯呢,确实也是因为当年留学,发现它种种不同的吃法而爱上。犹记得当年新加坡尚未有任何快餐连锁店,我对马铃薯的认识仅限于家中的中式“薯仔焖肉”;到了英国则几乎每餐都有马铃薯当主食,不管是炸、焗、焖,或压成泥、做成饼……皆食之不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