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只说张艺谋。
比如在我们家,大概三年前,我们就在影院看到了这部电影预告,然后,过了一段时间,我老公问我,《坚不可摧》什么时候上映?我告诉他,是《坚如磐石》。后来,过了半年,他又问我,《摧枯拉朽》还上映吗?我告诉他,是《坚如磐石》。又过了一年,他在饭桌上问,张艺谋那个《飞沙走石》是不是没法上映了,我又坚定地纠正了他一遍,《坚如磐石》。然后,两个月前,他告诉我,张艺谋的《远走高飞》好像终于可以上映了。这个事情,我觉得挺有隐喻意义的,说明张艺谋的电影外延变得空阔变得很容易被马赛克。
国庆档,张艺谋和陈凯歌各有一部电影,《坚如磐石》和《志愿军》。有意思的是,两位大师电影在民间的口碑,竟然是一个调性:“不像张艺谋的电影。”“不像陈凯歌拍的。”
张艺谋的强项一直很明确,看过任何一部他的电影,《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一个都不能少》《千里走单骑》《一秒钟》等等,都能感受到他的视觉和调度能力,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张艺谋的电影题材经常不是当下现在时,可能借此也让他避开了很多麻烦。由此,作为一部直接描绘进行时态现实的电影,《坚如磐石》在时间性状上和张艺谋之前的无论是他的名作《活着》《英雄》还是他最近的《满江红》,都拉开了距离。比如,体现在片名上,就跟他之前所有影片不同。以前电影片名,指涉都很清晰,比如“我的父亲母亲”比如“山楂树之恋”,但“坚如磐石”却语义含糊,用在正反两方身上都不贴切,既不能说明电影走向也不能阐述电影效果,这也直接导致片名在传播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别名。
我不知道这些说法里是不是有宣发的暗示,但两位国师应该是有点尴尬的。真是风水轮流转,有一天,他们竟然可能成为自己的反义词。我不想对他们的新作作剧透,我想强调的是,2023年10月1日,中国电影观众的性状发生了改变,换句话说,张艺谋或陈凯歌的名字,在今天的年轻观众心中激起的兴奋,快跟跳水冠军全红婵的水花一样了。
《坚如磐石》据说直接被马赛克掉一个小时,也因此搞得有些演员很外挂,像陈道明看上去就是后期装修上去的。我相信张艺谋心里肯定觉得很冤,一部电影被干掉三分之一,尤其还是一部强情节电影。但作为观众,我们没有理由靠脑补删去的部分去理解张艺谋,而作为国师,张艺谋也应该谙熟我们的审查系统。所以,当很多朋友来问我,《坚如磐石》怎么样,我只能说,主演于和伟的表现太好了。如果没有于和伟,这部电影是挺不住的,更别说磐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