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啸涛篆刻书画会非常活跃,且有创意。近日的啸涛印人展“嘿,篆刻还可这样玩”就是一个证明。展览小册子里附有陈咏峻写的《新加坡篆刻史略》,对我们看展很有帮助,可以从“篆刻史”的角度对待如今的“玩”。玩,不是瞎搞,是要有传统垫底的。记得几年前去许允之长孙许国振家,看到许允之留下的一柜子印章,一枚枚立在那里,好像会说话一样,如同“石语”,有一种莫名的感动。
不过,这次啸涛印人展,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苏宣石的六件作品。玩得“最大”的就是苏宣石,确实大,一方刻在红砖上,一方刻在灰色老陶砖上,又自浇了四件水泥,在上面刻印。苏宣石平时不动声色,沉默如石,可玩起来就掀起轩然大波。苏宣石告诉我,他玩这么大,是有过顾虑的。他认为篆刻是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不能轻易颠覆。玩,是可以的,心里得清楚,这就是玩玩。既然放下包袱那就玩个痛快吧!
每次啸涛展,我都特别关注苏宣石的作品,他的绘画也很有自己的风格。他喜欢傅抱石、常玉、周思聪、朱新建,可他的现代水墨和他们又不同,当然不是完全不同,他把他们化在了自己的作品里,譬如他色彩的运用,应该受到常玉的影响。苏宣石的绘画产量不多,他经常“躺平”,与世无争,也不给自己压力。高兴,就画;不画,也一样高兴过日子。苏宣石这块石头够硬也够“堕落”。
他的作品“跨·界”,是一对水泥印,苏宣石自浇的,他在淘宝买了铸铁把手,连接起来。一头刻有翘起的大拇指图案,有“夸奖”的意思,又与“跨界”音近。另一头刻有男女符号,象征两性与交融的必要。横截面一面刻有特洛伊木马;一面刻了一只带线的气球,暗喻今年年初的中美气球事件。苏宣石用这件作品提醒我们艺术跨界或创新要小心,一方面是融合、统一、和谐;同时也包含了阴谋、意外、事故。
啸涛老中青人才兼备。元老曾纪策宝刀不老且又“老”,他的印章,老辣有刀味,又有变化和创意,百看不厌。那几方石材也佳,与印文相得益彰。我喜欢曾纪策的书法,侠士佩剑,稳健中又不乏斜逸,看了他的篆刻后,才明白两者的关系,他的书法与篆刻相互影响,齐头并进。
他在那块老陶砖上刻了“思变”。陶砖的其中两面分别刻了文革标语:革命无罪和造反有理。苏宣石对文革宣传字体有留心,用的是姚体,这就对了。姚体在宋体的基本上融合了黑体和仿宋体的特点,字型清秀瘦长、端庄正气,呈现出非常鲜明的“美术字”风格。文革标语大多用姚体。现在我们去中国乡下,偶尔还能在墙上看到姚体书写的文革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