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上架——鹰架(scaffolding)。鹰架还是他亲自设计的:在这之前一位建筑师搭的不实际也不合其意。遂推翻再搭。穹顶壁画《创世纪》于1508年开始画,1512年完成,历时四年余——真的“创世纪”!米开朗基罗是年不过37岁。艰巨的工程究竟如何折腾这位正当盛年的艺术家?米开朗基罗事后视觉大受影响,以致必须将书籍高举头顶才能阅读——可怜的穹顶下的蝙蝠。
当然,就如老米“自我评估”,他首先是雕刻家——从“石匠”过渡至雕刻家的伟大艺术家。米开朗基罗是把石匠提升为雕刻家的人。在他之前,只有石匠,没有雕刻家。他的石雕杰作最著名的是《哀悼基督》(Pieta)、《大卫》和《摩西》。三件举世闻名的杰作分别于雕刻家23岁、30岁和38岁时完成。
1508年,教皇尤利乌斯二世决定由米开朗基罗绘制穹顶壁画。不选“三杰”中的名画家达芬奇与拉斐尔,却偏偏点中米开朗基罗,奇哉。老米本来无意接受此重任,因为他觉得自己并非画家,而是搞雕刻的。但最终还是被“赶鸭子上架”。
也算偶像吧。我少年时即在学生读物《中华通俗文库》上“认识”米开朗基罗。读毕那册《米开朗基罗》,对其坚毅的精神万分佩服。如今看了他的书信和诗歌,更是加倍顶礼这“穹顶下的蝙蝠”。
那穹顶,不停地摇晃/像一只伦巴第猫,我双颊鼓胀……/胡须指向上方,我变成蝙蝠/在我脸上,颜料黏糊糊——这是“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米开朗基罗的诗句(这位伟大的雕刻家“也会”写诗!),诗歌幽默地描绘了他为西斯廷教堂穹顶作画的艰辛。
诗歌种子是其父亲给播下的。9岁时,父亲将他送入文法学校学习拉丁语,因而爱上文学——尤其是诗歌。自此他开始写诗不辍。除了雕刻与绘画(绘画是被“逼”出来的)之外,他最爱的就是诗歌。可老米的诗却不容易翻译。19世纪英国著名湖畔诗人华兹华斯原有意翻译他的15首商籁体诗歌,最终却只译出一些片段,便废然而止。“这是我所读过的最难解的诗。”华兹华斯说。上引那几行写西斯廷作画之诗句,乃转译自一本我无意间在奥马鲁二手店购得的英文书:《米开朗基罗一生及其书信和诗歌》。
西斯廷穹顶的《创世纪》也好,《哀悼基督》《大卫》和《摩西》也好,我都无缘亲睹。倒是儿子20年前独自背包欧游,非但观赏了《大卫》《摩西》《哀悼基督》以及西斯廷穹顶壁画等杰作,还为老爸扛回两座小型的老米石雕仿作:《摩西》和《哀悼基督》——他知道米开朗基罗是老爸的“偶像”。他倒没扛回《大卫》:那座据说日本女游客观赏时往往爱评头品足说长道短并掩唇窃笑的石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