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你怎么喊唤。只不过万一你动了手而事后有机会看到被拍下的视频,必会发现自己的动作竟是如此不堪入目,如此可笑,如此丑态百出。而你又很可能醒觉,那时候那现场那理由,其实真的不值得拳来脚往;我几乎可以断定,你将后悔。可是,太迟了,暴力已被记录,留在你的生命史里,像厚厚的疤痕结在皮肤上,拔不下来了,不一定太坏,只是不太好看,他日回顾,实在有点碍眼。
暴戾之城,血腥味在空气里。这似乎又多了一个逃离的理由。
听得多、看得多,赫然自觉心里多了戾气,好像有了“观察学习”的不良后遗症,一旦跟陌生人有了冲突,说不定会非常“自然”并且“合理”地用暴力解决,暴力成为机械式的反应选项甚至唯一选项,潜移默化,“观”墨者黑,不知不觉地把暴力的种子埋在心间,连发芽了亦不自知。唯有不断自我提醒,一而再地对自己de-program,说,拳头其实是弱者的语言,是想不出办法或不懂去想办法时的懒惰法门,在动手的剎那,不管结局是胜是负,你已经败给了自己。时间太宝贵,你应该不屑浪费于粗暴的激斗上。
哪幢高楼的某个窗户,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突然被人推开,然后有人纵身一跃,让自己肝脑涂地,血迹斑斑。哪个商场的哪个角落,不知道会否再有人用最凶残的方式伤害最无辜的路人,刀尖下再添亡魂。哪幢唐楼哪幢大厦,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或者无论何时,会否再有人因为压力爆煲或激烈争执而彼此相杀。仿佛危机四伏,到处隐藏着狰狞的笑声和无助的悲鸣。哪个社区哪条小路,会否忽然跑来一群刀手,或者停下一辆车,车里跳出几个人,冲向另一个人或另一群人,手起刀落,像切肉般狂斩?
即使尚未见血,街头巷尾亦已常见肢体争斗,仿佛每个人都是一枚行走的炮仗,极容易因为小小的磨擦而引爆,轰然巨响,噼哩啪嘞地燃烧得不可收拾。“街头MMA”成为城市的寻常风景,不必上网看了,我刚去一周已在九龙和港岛见识过三回推撞,男男,男女,女女,性别不重要了,年龄也无相关,总之有老有嫩有身光颈靓有衣衫简朴,把道路作擂台,围观的人群等于铁丝网,掌掴,挥拳,互骂,幸好一会儿已罢休,各自悻悻然离开。人群里有人轻轻喝出一声倒彩,似在抱怨结束得太快太急,暗嫌看得未够过瘾。
非常阿Q?
香港最近发生一连串的凶杀击杀情杀仇杀自杀案件,其中许多是无以名之的莫名其妙的杀戮,令我走在街头,心里常有淡淡的伤感和重重的压力,几乎要学“冷硬派”推理小说里的侦探,如钱德勒笔下的菲力马罗,抬头望天,感慨道:“这个城市的天空带着浓厚的血腥味。”
滚滚红尘里,不知道何时何地会再现恐怖血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