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什么时候您会再来中文部授课?”大伙儿纷纷将照片发给我时,还继续问。照片中的多个逗笑又无法归类的表情,让我再次体会到犹太人哲学家马丁布伯说的,“凡真实的人生,皆相遇的人生”。也因着有(心的)相遇与对话,彼此才会到场——那真实地投入、给予、相交。
就这样,任凭他/她们抢过我的电脑包,随一群人浩浩荡荡去吃了将近3三小时的晚餐。这时段的热情互动,让偏头痛都不好意思打扰。用餐时,自然少不了悠游于欢笑声、调侃声的手机镜头。在几个人掏出手机捕捉各人的神态之余,也把桌上的酸甜苦辣,那人间滋味定格,框起来了。
这学期的最后一堂课,迟了整整30分才结束。在学生们的研究发表后,我向他们多要了10分钟来给这一季的课做个更完整的总结。还以为也只延迟一点点而已,怎料结束后,混合课程(hybrid course)的全体同仁——线上和实体的学生,都还坐在那儿丝毫没有离去的意思。一时之间,我也不知如何是好,就多说了几回bye-bye,再见,加油啊,江湖再见……哎呀,都词穷了,他们却依旧坐在那儿看着我傻笑。
“一定要有一张留影。老师,我们吃饭去!这样才算圆满落幕,如此方能期待下学期的揭幕。老师,下学期您来中文部授课吗?”
下回的揭幕是否会有,我不晓得。但照片中的各个面孔告诉我,他们都曾尽意地演绎自己的角色,尽兴地对待彼此的相遇。因为曾经诚恳地到场,即使我挥手告别,他们也不会只剩褪色的笔记和虚无的一季。
真的得下线了,真的得离去了,因为偏头痛又到访了,我说。突然有人蹦出一句:“老师,我们要与你合照!”顿时课室的气氛沸腾起来,整体学生如海啸涌过来,有者发号令,有者径自摆姿势……哦,难道线上的同学们也在等待同样的事?
Deanna Dikeman“Leaving and Waving”的画册收录了27年来双亲在她开车离去前,在门口向她挥手道别的照片。到了最后一张,镜头的视点移到了周边,照片倍感凋零,因为人物不在了。应该说,Dikeman已将父母生前的喜与乐都定格在那挥着道别的手中……年迈父母的微笑,证明他们与摄影师女儿的澎湃情感,曾经无条件地投入相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