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家里做薄饼已经是五年前的事。每逢农历三月初三为“三月节”,同安人有祭祖习俗,今年适逢星期六兼开斋节假期,大嫂拍板决定做薄饼。我第一次承担了炒沙葛和煸豆干这两道工序,5公斤沙葛和20块豆干,切丝加上烹煮,竟耗上五个小时才弄妥。

在家制作薄饼从来都是一件大工程,平日无事不会弄来吃,只有在过节祭祖,而且人手充足的情况下,才会考虑做不做。

薄饼是中国闽南地区的传统食物,原产地同安的薄饼材料还有笋丝、青蒜、海苔、牡蛎和鱼干等,反而没有沙葛。其实薄饼菜主要是新鲜时令蔬菜和肉类海鲜,流传到南洋,自然会根据不同的气候、水土、资源和口味等而产生变化,口感也略有差异。

小时候当母亲决定要做这道祭祖菜,全家就得动起来,妈妈买主要食材,嫂嫂准备佐料,哥哥外订薄饼皮,女眷们在祭祖前一天下午就卷起袖子来切菜。

如今市面售买的薄饼以沙葛为馅,再配以煎蛋、豆芽、豆干和猪油渣,酱料也只有辣或甜两种。在我们家人眼中,这属于简易版薄饼,若是用来祭祖,恐怕会遭到祖先嫌弃,责骂子孙偷工减料没诚意。

佐料则有黄瓜丝、鸡蛋丝、生菜、芫荽、花生碎和葱头酥,酱料除了甜和辣还有芥末,可随个人喜好自行添加。至于薄饼皮要薄而韧才好吃,外卖的薄饼皮都是论斤计算,如今业者为了省工省时,将手工饼皮做得厚且粗,破坏了薄饼整体的口感。

同安籍贯的人家里制作薄饼,不但用料多,工序也繁复,单单主馅“薄饼菜”,就有沙葛、包菜、乌龟豆、红萝卜、豆干、三层肉和虾仁,全要切成丝状,再个别翻炒或干煸一遍。待隔天一早,所有煮过的食材一同倒入大锅里,加上调味,费劲地翻炒成香味四溢的“薄饼菜”。

隔天将五六道炒好的馅料端上祭台,掷筊至祖先吃妥满意后,才移去厨房共冶一炉。薄饼菜上桌后,佐料和酱料早已准备就绪,一家人围着各取所需,自卷自食,美味无穷。这个“纷藏丝缕缕,馋嚼味融融”的滋味,搭配一杯驱寒暖胃的黑糖姜水,再也没有什么地方的薄饼,比自己家里做的好吃了。(传自马六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