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料理还有生吃的芋茎和爪哇姜、白灼芭姑菜、鸭蛋煮黄姜椰奶,以及用来蘸配生菜的椰丝参峇和香料辣椒酱。唯一一道肉食是用米糠腌制发酵的鱼干,煮时不必清洗,连同米糠一起煎得咸香酥脆,配上白米饭特别好吃。

当地人所吃的鱼,多是从资源丰富的霹雳河中游捕获,我们早一天刚在当地巴刹里认识不少河鲜与鱼干,当下就更进一步了解到了它的味道。

主人家是一对马来夫妇,住家就在凉棚旁边,这里是位于霹雳州玲珑的一座甘榜。女主人艾妮负责烹煮的食材,大多是方圆100米内自家栽种,或是荒地上自行生长的野菜。

甘榜料理的食材都是顺应自然规律生长的时令菜,吃起来新鲜美味,不必靠刁钻的烹饪手艺。这些甘榜料理几乎都是第一次品尝,初次见面也珍重再见,纵使相隔百里,我仍期待下一次的重逢。

艾妮阿姨让我联想到日剧《舞伎家的料理人》里的季代。季代品尝到当季新鲜柴鱼片时的眉飞色舞,就如艾妮阿姨在描述甘榜料理时展露的亲和力。就那么简简单单的庶民食物,注入了料理人特有的热情后,季代掳获了舞伎家里所有人的心,而艾妮阿姨所煮的这一餐,也令我们恋恋不忘,回味无穷。

车子转进了一条小小的路,放慢行至再也没有路的尽头停下,两边房屋疏落,周围种满了蔬果野菜和香料,前方有一个亚答凉棚,就是我们要用午餐的地方。

我们对长得很像黄水仙的黄花蔺特别有兴趣,原来它是甘榜人常吃的一种野菜。黄花蔺在湿地或水稻田中很容易便可寻获,以辣椒调味清炒,便是一个地道的甘榜料理。

面积约20平方米的高脚凉棚内,没有桌椅摆设,食物已经煮好摆在草席上。洗净双手后,我们进入棚子盘腿而坐,打开桌罩,共有八道甘榜料理,道道都清新可人,我只认识其中一道江鱼仔煲冬瓜汤,汤里的冬瓜,是刚刚从那条小小的甘榜路边摘下,清理煮好直接上桌。

面对问题多多的食客,艾妮阿姨很有耐性,慢慢讲解烹煮的材料和方法。对于我们无法想象的食材,她就指向不远处的田野,原来就生长在那里,可以走过去看看,或让女儿去采撷一束,让我们这些城里人,对照了入口食物的前世与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