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美国修读大学本科时,考上了一个为传播学院高年级荣誉班开设的一系列前沿研究课——“The Creative Self”;探索自我的创造性,创意思维与理论。创意的发想,需要开放式的问题,因而无论是科研假设或是脑力激荡会议,“What if?”提问,都可用来激发、引爆无限联想、创想的可能。

在建立批判性思维的同时,我们也要积极打开探索的空间。空间,则需要不带主观对立的预先批判。因为,反思原有既定思维的建构价值与假设定义,在这个多元多极的世界里,需要培养的核心力:平等心、包容力。

每个人生,无不都在这个世界游历,孤独又独特的行驶,沿途寻求抱暖团火。终究,来时孓然,离时孓然。来去一身,终留下了什么?

引人入胜的故事,根植于信仰哲思与文化传说,自有抓地力,攀爬历史长河留存下来。每个神话传说,都叙述着人与他在世界丰富多元的生命体验与提问。翻转时空,古代人碰见数码人,见凡夫俗子一机在手,个个浑然成了有通天本事的神仙。

现代科学无法辩证神话的真实,也不能辩证否定其不真实;故而,做科研的依旧做科研,信仰的依然信仰着,两者大可共存。口耳相传,石窟古窑壁画,神话故事,亘古流传下来了。为什么?

自我的创造性,无关年岁,还原本有光明的觉知力,且珍惜之。

柏拉图的《理想国》也是这系列课程的必修内容,其中有句名言:“孩子害怕黑暗,情有可原;人生真正的悲剧,是成人害怕光明。”

来,试一试?如果,除了地球人类是从猿人始祖进化之说,还有什么其他说法吗?这个问题,还得从世界各大神话信仰中,尝试探索:上帝造人,亚当夏娃的故事?梵天创造说?中国神话盘古开天?原始佛教《阿含经》中所说,地球人类源自天神,来自光音天,后来游历地球失德失智,成了“堕落的天使”。

“What if?”——如果、假如,文艺点,可译为倘若。

再,试试。倘若,“世界”的定义改变了,游子会成了什么样?

佛学里的世界,指有情众生所住的国土,“世”即时间,“界”即空间,“世界”就是整个宏观宇宙,并不仅是常用意涵所指的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总和。地球,只是佛教超越银河系的娑婆世界里,那一个小蓝点。世界游子,在换转的生命体验中,一花一世界,学习生命真相。抱着这样的宇宙观、世界观,人类的生命格局自然波澜壮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