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街区拥有产业的会馆无疑是幸运的,通过出租部分空间获得收入以维持会务,只是沿着五脚基敞开大门的会馆寥寥无几,只剩下门外的牌匾大字提醒着会馆的存在。街区的形成演变是极为精彩的,从土地开发、规划、发展,到建筑的设计、建造和利用,都是社群意志和时代文化的产物。然而,街区的研究也是极为复杂难解的。该如何解读已有百年历史的武吉巴梳街区?该如何推广历史街区里的会馆文化?该如何以古迹建筑传承城市记忆?问题很多,答案却不多。
街区的形成演变是极为精彩的,从土地开发、规划、发展,到建筑的设计、建造和利用,都是社群意志和时代文化的产物。
上课前将三份有关武吉巴梳古迹的电子文件发给学生。一份是市区重建局和牛车水商联会联合制作的《唐人区历史街区导览图》,一份是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制作的《宗乡文化行》,以及一份Backyard65制作的武吉巴梳丹戎巴葛地区手册,这些都是较新的官方宣传资料,叮嘱学生上课前要浏览一下。这门课题为“亚洲都市与乡村更新”,现场课不是旅游团,不会观光打卡,教学自有教学的目的要求,学生须体会现实里古迹的保护与再利用,从访客和设计师角度,评价历史街区的保护、宣传与再利用。
先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询问学生是否来过武吉巴梳?本地学生当然来过,有的甚至在店屋里的建筑设计公司实习过,却说并不熟悉这一带,这里的酒吧餐馆价格不菲,不是上班族的日常消费之地。外国学生在本地的时间长短不一,都去过牛车水,但却不知武吉巴梳为何。对于学生给出的答案,虽然有点吃惊,似乎又能理解。如果不是为了特定活动,你会去武吉巴梳吗?历史街区对于寻常百姓有何意义?
武吉巴梳原本是本岛众多小山包之一,尽管移山填海多年,原始地理对于街道的影响至今可见。位于唐人区边缘的武吉巴梳街区形成相对较晚,原本沿着山坡铺设有马来亚铁路,1920年代线路改道而废弃,武吉巴梳进入大开发期。荒废的线路成为武吉巴梳街和恭锡街的后花园,如今是绿树成荫的线性公园,熟悉这一带的人通过这个“秘密花园”穿行武吉巴梳,两侧的坡地留存着早期地理的印记。
唐人区(Chinatown)在新加坡的城市发展中无疑有着重要地位,1980年代开始大规模的保护性规划,市区重建局根据留存的古迹建筑,将其划分为四个区——直落亚逸、牛车水、丹戎巴葛、武吉巴梳,有着详尽的规划与设计指导。新桥路、水车路、尼路和广东民路界定的武吉巴梳范围内,冠以该区地名的武吉巴梳街,北侧沿怡和轩向西接入新桥路,向东则接入赵芳路,是典型的历史店屋街。
上周六带学生到武吉巴梳上现场课,约定早上10点在欧南园地铁站4号出口集合。春节期间连日大雨倾盆,有点担心户外考察能否顺利进行?是不是要将现场课延后?好在天气渐渐放晴,想想即便下雨,店屋街也有五脚基挡风避雨,还是按照原计划进行。早上起床拉开窗帘查看天气,阴凉凉的很舒服,适合户外活动,在包里塞了把伞,出门坐巴士搭地铁,到了集合地点清点人数。没有麦克风耳麦,招呼学生聚拢听讲,好在周末上午的武吉巴梳人少车少,天上飘起细雨,迷迷蒙蒙的静逸氛围,适合怀古叙旧。
武吉巴梳街有很多会馆,被称为“会馆街”,更确切地说,武吉巴梳是历史街区中华族社团最为集中的“会馆区”。真正在此购地兴建会所的社团并不多,大多是建筑建成后购置迁入,极少数在二战后扩建。惠安公会与英和商务公局是早期的会馆业主,1930年代初购得赵芳路紧邻的地块,聘请陈东瑶设计,建成装饰艺术风格的两栋三层高店屋,形同双生子。相隔不远的颜氏公会也是他的作品,对于西洋建筑比例和装饰纹样的精准拿捏,很难想象这是位自学成才的华人建筑师。1970年代末80年代初历史街区再开发,华族社团深受影响,武吉巴梳店屋大量易手,在芽笼建有新会馆大楼的惠安公会迁出,产业为食品产商公会所得,厦门公会、湘灵音乐社等社团购买店屋迁入。